小城大业|5分钟做一条!全国每卖出3条秋裤,就有1条来自这里

分享到:

小城大业|5分钟做一条!全国每卖出3条秋裤,就有1条来自这里

2024年11月23日 08:18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将秋衣扎在秋裤里,秋裤扎在袜子里”曾是众多“80后”“90后”在寒冷冬季早上起床后的统一动作。经典的粉底红花、绿底蓝花的纯棉秋裤,自带“土味”,且“上身秒胖20斤”“走几步就掉档”,让其常年稳居时尚“鄙视链”顶端。

  就是这样让无数年轻人“拒之千里之外”,却又散发着快乐因子的秋裤,在山东省的一个小山村,一年能生产约8000万条。若按照每条秋裤1米的长度计算,“秋裤村”每年生产的秋裤连起来能绕地球赤道两圈。

泰安市泰山区“秋裤村”。陈阳 摄

  “秋裤村”本名姚家坡村,位于泰安市泰山区。50年来,当地村民从最初的加工布料边角料、挑着扁担赶大集做起,到如今,村内已形成织造、印染、裁剪、制衣、销售的完整针织产业链,让产、供、销无缝对接。这里的秋裤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远销海外,成为许多国外消费者喜爱的保暖产品。

  5分钟做一条秋裤

  家家闻“机”声,户户纺织忙。时下的“秋裤村”,正以每天20余万条的产量向各地发送秋裤订单。

  走在姚家坡村“空无一人”的大街上,仅能看到一辆辆满载秋裤包裹的货车,驶向村中的发货点。各家各户大门紧闭,从近处一扇半掩的门缝里,能窥见工人们正在整理堆叠如山的货物。工人打包时撕拉胶带的声音,淹没在切布机、包边机、锁边机的响动声中。

图片工人裁剪制作秋裤所需的布料。陈阳 摄

  在一间民房改造的加工车间里,53岁的姚淑民正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给秋裤做最后的收腰工序。“最早的时候,我们用剪刀裁剪,再用脚踏缝纫机缝制,一天最多做20条。现如今,各家各户更新了自动化设备,5分钟就能做出一条秋裤,一天大概能做1300条到1400条。”

  “我们家一天能生产1000多条,当天就能全部发走。”“80后”针织户张峰正和家人忙着清点货物,处理订单。他自幼看着父亲张相东做秋裤、卖秋裤。在他看来,“秋裤村”生产秋裤的最大优势就是价廉物美。随着秋裤面料、款式等方面的不断提升,吸引了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四川、福建等多地的批发商前来下单。“一条秋裤的批发价不到5元(人民币,下同),主要面向中老年人市场。”张峰说。

秋裤加工车间。陈阳 摄

  “每年7月份,我们村开始进入生产和销售秋裤的旺季,这种热度能一直持续到次年的1月。”姚家坡村党支部书记石西军告诉记者,全国每卖出3条秋裤,就有1条来自姚家坡村。作为远近闻名的“针织加工专业村”和“秋裤村”,全村380多户中,有160多户从事秋裤加工,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庄1600余人就业,秋裤年产量约8000万条,年产值过亿元。

  锚定针织产业提档升级

  “我们也会接到弹力秋裤、毛绒秋裤等新产品订单。”张峰说,父辈为秋裤产业的发展开了局,凭借脚力开拓了市场。现如今,对于子承父业的他们来说,除了在原料上下功夫,还要设计更多款式和花色,在保证暖和、舒适的同时,紧跟时尚潮流,满足更多年轻人需求。“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像今年素色秋裤的订单就比较多,我们就及时调整了布料的花色,赶制素色秋裤。”

工人加工秋裤。陈阳 摄  

  专为大型商超供货的姚淑民,跑商场将高端品牌的成套秋衣秋裤、保暖衣等买回家,研究面料和款式。“我们家有织布车间,可以织出更加柔软舒适的布料。”姚淑民拿出自己设计的保暖套装告诉记者,除了秋裤,他还制作保暖套装以及加绒卫衣等。

  “70后”针织户张宪刚则将目光转向牛仔裤加工。“尽管秋裤产销两旺,但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村民们多数只赚取绵薄之利。”。在他看来,“秋裤村”不仅要提升秋裤产量,保障市场供应,更要有“质”的改变。从2017年开始,张宪刚升级设备,实现了全流水线作业。“每月牛仔裤产量5000余条,年营业额突破70万元。”

工人加工秋裤。隋翔 摄

  石西军说,与周边村相比,姚家坡村并没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靠的是后天打拼。“过去农村土地贫瘠、收入少,村民很早开始靠加工针织品赚钱,吸引大量外地企业上门提供原材料。”他认为,姚家坡村针织产业起步早,一批又一批姚家坡人前赴后继,照葫芦画瓢在村内开起家庭式作坊。这些作坊不仅带动了本村的经济发展,还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村民们凭借着勤劳与智慧,不断改进工艺,提升产品质量,使得姚家坡村的针织产品远销各地,享誉一方。”石西军称。

  针织特色产业园呼之欲出

  对于张宪刚、张峰、姚淑民来说,他们都曾短暂地“逃离”过“秋裤村”,到大城市闯荡。“我们不能不做秋裤,但也不能只做秋裤。”张宪刚说,秋裤已成为姚家坡村的支柱产业,他们有责任将这份产业做大做强。与此同时,他们更想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秋裤的品质与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让姚家坡村的秋裤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村民带来更多经济收益。

秋裤“步入”电商直播间。陈阳 摄

  但是,他们同样意识到,随着“秋裤村”每年订单量和销售量都在提升,这也使得目前出现了厂房面积有限、设备难再增多、生产规模无法继续扩大的发展瓶颈。“目前,我们多数针织户的生产车间,都是在自家居住的房屋内,也存在一定的消防隐患。”姚淑民说。

  为摆脱困境,进一步规范市场,延伸针织产业链,姚家坡村正在规划建设占地60亩的特色产业园。产业园建成后,姚家坡村计划将原有针织户及周边村庄的针织户一起纳入,并与龙头企业开展合作,让秋裤针织业提质升级为规模化生产模式。

  在石西军对产业园的规划中,要把周边村庄的手套、口罩等针织户,全部纳入产业园“届时,将由村集体统一商标管理,拓展高端毛呢产业,逐步打造高中低档品类齐全的针织专业村,打响姚家坡针织产业金字招牌。”石西军此怀揣着憧憬。(作者:孙婷婷)

【编辑:姜雨薇】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