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专家分析中国居民储蓄高增长九大原因及五大对策

2003年10月08日 10:46

  中新网10月8日电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改变单一的依靠银行间接融资的方式,逐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以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并促进银行业的改革。

  上海证券报报道说,因此,从改革方向看,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需要分流,但这个分流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变化过快,则会使经济的安全性和居民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受到影响。而且从操作层面看,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调整需要融资渠道的增加和创新,这方面的措施目前并不到位。

  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10万亿元。居民储蓄居高不下,相关政策措施又难以见效,原因何在?从居民储蓄的结构、性质和储蓄目的看,导致储蓄高增长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只有搞清居民高储蓄的原因,分析这些存款增加的性质和储蓄目的,才能找到化解储蓄高增长的路径。

  据对相关经济因素的分析,如此庞大的居民存款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逐渐促成的:

  居民收入增加,为储蓄猛增奠定基础;

  城乡居民个人特别是农村居民个人的投资渠道狭窄;

  消费制度改革迫使居民将储蓄作为最钟情的投资方式;

  消费领域信用水平低下,使居民即期消费下降;

  价格心理预期走低,延迟了居民即期消费行为;

  高收入阶层消费饱和,投资渠道不畅,货币沉淀于长期储蓄;

  非居民性资金的流入,构成的"假性"存款占相当比重;

  股市"行情"不尽如人意,投资者从股市撤资,部分资金流向储蓄;

  信贷消费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居民消费水平处于升级储备期。

  储蓄高增长的负面效应包括:加剧了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的不合理格局;使专业银行财务风险高度集中,潜伏着一定的隐患;储蓄率增高定会伴生消费率降低。储蓄率增高一定会伴生消费率的下降和平均消费倾向的长期下降,储蓄与消费二者此消彼长的关系毋庸置疑。

  居民储蓄"高烧"不退,全国居民储蓄率仅次于日本,高居世界第二。尽管银行存款利率经过数次降息,但储蓄仍然是持续高增长,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以下对策:

  加快发展直接投资;

  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即期消费行为;

  尽快建立和规范信用体系,推动消费信贷全面普及;

  调整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转化高收入群体的长期储蓄为有效购买力;

  加大规范市场秩序力度,提高消费领域信用水平。(国家统计局严先溥)

 
编辑:闻育旻

更多报道:中新财经

          中国银行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人民币储蓄存款计划 (2003-10-06 18:54:33)
          央行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储蓄意愿强烈炒股意愿减弱 (2003-09-16 09:07:55)
          个人结算账户按活期计息 与储蓄账户可相互转账 (2003-08-23 19:16:32)
          7月末中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达到10.61万亿元 (2003-08-11 16:24:18)
          专家分析中国10万亿居民储蓄转为投资四大策略 (2003-08-06 14:02:30)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