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军事专家阐释中国特色军事战略理论必须创新发展

2003年05月22日 11:34

  中新网5月22日电 中国国防报今天刊出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彭光谦的文章指出,在国际战略局势不断变化和世界新的军事变革浪潮的冲击下,中国所处时代的安全环境已今非昔比。面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局势,面对新的安全挑战,创新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战略理论,已成为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

  文章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军事战略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问题。

  一,创新与发展军事战略理论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客观要求

  无数实践表明,没有正确的军事战略指导就难以有力地维护国家的安全,也就难以实现国家的持续发展。军事战略要保持其正确性,就必须在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发展。进入21世纪,世界新的军事变革浪潮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这场变革不只是军事技术的革命,更是军事结构与军事理论的革命。面对世界新的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断创新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战略理论,使中国军队在新世纪的国际军事斗争中始终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确保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必须把充分反映新时期国家利益的战略需求、把更加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作为自身出发点和归宿点

  进入新世纪,中国国家利益不仅表现在军事、政治、经济领域,也表现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对国家利益的威胁不仅可能有来自军事上的“硬”打击,也有来自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等的“软战争”。新时期创新军事战略理论必须充分考虑新情况、新变化,拓展战略内涵,调整战略指导重心,从着重关注与维护生存利益转向在维护生存利益的同时,关注与维护发展利益;从关注单一型态国家利益转向全面关注多重复合型的国家利益;从着重关注打赢战争转向在切实做好打赢战争准备的同时,注重遏制战争的爆发和对战争实行有效控制。

  三,关键是适应战争形态与战争方式的时代性转变,确立信息化战争的战略思维,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制胜规律

  可以说,迄今为止,中国军队仍主要是一支陆战型军队,这就使中国军队的战略思维不可避免地烙上诸多传统思维的印迹。创新军事战略理论,就要勇敢地从曾经带来胜利和荣耀、但实践证明已是落后的那些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

  高技术局部战争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形态,其本质就是信息化:一是信息化武器装备正在成为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二是非接触、非线性作战日益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三是体系对抗越来越成为战场对抗的基本特征。因此必须在更新更高的起点上进行战略谋划与战略指导,确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现代战略思维,特别要从陆战思维向多维一体思维转变,从单一军兵种作战思维向联合作战思维转变,从机械化战争思维向信息化战争思维转变,确立与信息化战争相联系的战争时空观、战争能量观、战争效益观、战争系统观、战争控制观与战争胜负观。

  四,必须坚持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同时赋予其时代内涵

  中国军队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是20世纪90年代初制订的,这一方针首次提出由应付一般战争向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它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正确反映了中国战略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家利益的新需求,是必须坚持的。同时,10年来,国际战略格局和战争形态又有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发展,新变化。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面目已经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新的历史时期,一系列战略问题和战略指导问题需要作出新的理论回答。例如,如何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进一步聚集到信息化战争上来;如何进一步完善解放军战略结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理论体系;如何进一步解决好遏制战争与打赢战争的关系;如何确立解放军战争控制理论体系;如何创新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新方式,等等。

  五,既要善于借鉴外军的有益经验,更要以中国优秀战略文化为底蕴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和军队在信息化理论探索上处于相对的领先位置。对他们获得的具有普遍意义和反映当代战争规律的合理性认识,要大胆借鉴,不能回避与排斥。但这种借鉴应该是自主性的、批判性的、扬弃性的,而不是模仿式的、尾随式的。这种借鉴必须和中国的国情军情相结合,为我服务,为我所用。

  中国是东方兵学的故乡,历来有善于战略思维的优良传统。《孙子兵法》所揭示的许多军事哲理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毛泽东创立的一整套无产阶级战略理论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和理论创新的依据。新时期创新军事战略理论就是要挖掘这些伟大的理论宝库。这种创新的理论从性质到目的,从内容到形式,从源到流,都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六,要把握创新与发展的本质内涵,始终坚持军事战略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方向

  在当前的军事战略理论创新活动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战争目的正义性与战争手段正当性相一致的原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不要把抛弃军事战略的本质内涵当作创新。要防止陷入“军事战略非战争化”、“战争本质非暴力化”的理论误区。在战争根源仍然存在的今天,在战争威胁依旧难散的当代,决不能模糊战争视线,放松战争警惕。


 
编辑:余瑞冬

相关报道:郭伯雄:适应军事变革要求 提高海军部队建设水平 (2003-05-20 17:26:15)
          瞭望文章:中国军事变革的特色与方向究竟是什么 (2003-05-20 10:56:30)
          立足信息化战争 军报指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2003-04-25 10:53:27)
          熊光楷上将:世界新军事变革具智能化等五大特征 (2003-04-17 07:19: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