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瞭望:中国解决就业问题须分轻重缓急 四策可循

2003年05月14日 09:39

  中新网5月14日电 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载文指出,失业对普通人来说,就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比较充分而稳定的就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文章认为,失业并不是一个能用简单的方法解决的问题。尽管形式不同,程度不同,各国政府却都面临着就业问题的困扰。如何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永恒难题。就业问题如此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有其历史必然性。

  文章指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煌煌十三亿之众,而且至少在未来10年,中国的人口还是增加的趋势。因此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将长期存在,就业压力巨大。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和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主要是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的独立工矿区,军工、煤炭、有色、冶金、核工业、森工等行业,下岗人员增多,再就业的任务非常繁重。中国农村大约有1.5亿富余劳动力,目前进城务工经商的已有8000多万人,在城市下岗人员增多的情况下,这部分人寻找工作岗位将更加困难,今年还有212万人高校学生毕业,这更使今年的就业压力重上加重。

  文章指,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分别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首先,要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足额发放工作,切实帮扶困难群体人员再就业,这项工作做好了,社会就不会出大问题。

  其次,要大力开发新的就业岗位。花大力气,千方百计在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中开发就业岗位。要把发展个体、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扩大就业更好结合起来,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多种灵活形式就业。

  第三,重视舆论引导,转变就业观念。要使广大群众懂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一个人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终身制”。变更工作或者暂时失去旧工作,寻找新的工作是正常现象,以后也是经常现象。这体现人对职业选择的自由和职业对劳动者标准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转变就业观念,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在机关、学校、国营企业就是有工作,就算就业,个体、私营,甚至小商小贩就是无业的陈旧观念。无论什么所有制形式,无论什么行业,只要法律允许,只要创造价值,贡献社会,就要大力支持和提倡。

  第四,要重视对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培训,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学习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政府要千方百计想办法给人民找饭碗,但更重要的是要教人民学会制造饭碗,并能挣饭吃,这才是最根本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要生存,就得有头脑;要发展,就得有本领。知识就是力量,智慧就是财富。只有自强,才能自力。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更不可能有永远免费的午餐,要使大家牢记这个真理。(国风)


 
编辑:张明

相关报道:就业与失业概念重新界定 失业率控制目标:4.5% (2003-05-13 10:54:31)
          非典冲击大学生就业 教育部官员称将采取措施 (2003-05-09 07:16:18)
          统计公报显示:2002年中国就业总量继续增长 (2003-05-02 09:08:57)
          一季末中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10834万 降势趋缓 (2003-04-28 15:50:00)
          国家统计局:第三产业成中国扩大劳动就业主渠道 (2003-03-25 17:27:3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今年失业率争取控制在4.5%以内 (2003-05-09 10:09:23)
          央行官员:中国防止通缩 失业率控制在4.5% (2003-04-15 13:33:46)
          两会观察:中国城镇失业率为何逐年攀升? (2003-03-12 21:13:40)
          吴邦国指出,要千方百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2003-03-05 21:05:0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