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1日电 你一年之内跳过几次槽?为什么跳槽,金钱、归属感还是老板的问题?你怎么看你的老板?你对你的企业忠诚吗?是不是常觉得公司对不住你?做一个快乐的打工者还是愤青,你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最新的一次调查显示:一个普通员工每年有12次考虑离职,有相当一部分因为与老板的关系;有超过50%的人认为老板是靠不住的;在职业测评公司接受的咨询案例中,80%对老板很有看法
按惯例,年末岁初是一年最佳的求职时机。对于那些想跳槽换工作的人,拿了公司的双薪再找一个新的公司签下一年的合同,不失为一桩讨巧的生意。而各大公司也因为心照不宣的原因,在年底大肆进行公开招聘。用老板们的话来说,即“年度换血”。
26岁的网络工程师王元和34岁的助理会计师陈静同为岁末跳槽大军的一员。尽管经历和背景都不尽相同,但二人都同样坚定地炒了自己老板的鱿鱼。当问及其离职原因,王元坦率地承认,以前的公司待遇和工作环境都不错,但自己和老板处不来。用王元的原话讲,就是:“实在是看不惯那位人面兽心的伪君子。呆了一年,差不多是该走人的时候了。”而已是一名两岁女孩母亲的陈静,谈起自己离开原来那家私营小公司的主要原因是薪水:“因为有了家,有了孩子,工作的更直接目的就是养家糊口。我还算年轻,过去那种不受老板重视、拿一份清薄的薪水的日子我是不想再过了……”
而已通过朋友关系为自己找到新工作的30岁的姜明目的很明确:“我是不可能永远打工的。打工只是过程,当老板才是目的。我每干一份工作都在为自己挣经验和眼界。等到自己的嫁妆攒够了,我会毫不犹豫地自己干的。”
在相关涉及的访谈和调查中发现,“老板”一词出现频率很高。而多数人都以自己的言论的行为和自己的老板在“过不去”。另据2002年上半年召开的中国人力资源能力高层峰会的一条人力资源调查显示:当下各大公司花在人员流动上的成本是支付给雇员年薪的1.5倍至3倍,56%的经理人员和64%的普通员工每年有12次考虑离职,38%的经理人员和47%的普通员工不满意他们的工作。而另一项来自法院方面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的劳资纠纷正以惊人速度呈直线上升。
形象:从黄世仁到“偶像”
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人是没有“老板”概念的。在过去所谓有的“老板”形象中,最有代表性的著名形象恐怕就要算半夜学鸡叫的周扒皮和白毛女中的“黄世仁”了。“黄世仁”形象在老一代心目中被认为是典型的雇佣者,丑陋,贪财,好色,暴戾,无恶不作。而随着改革开放二十年,年轻人显然比他们的父辈有更不一样的见地。在过去的一次著名大讨论中,相当多的年轻人却把黄世仁看作成了自己的人生偶像,认为他是一位能干的老板形象,进而认为喜儿不应该嫁给大春而应该嫁给黄世仁,引起了许多上一辈长者的强烈错愕和不满。
事实上,“老板”一词在今天的中国早就成了一种理想主义的代名词。从美轮美奂的广告到媒体鼓吹的生活方式,做有钱人,当老板,是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的梦想。随着著名的《福布斯》所作的《中国富豪榜》在国内的风靡,越来越多的中国土生的老板们也如雨后春笋般一茬茬地拔地而起,被人发现。这些人的成功故事成为激励更多人创业的强心剂。出生于四川新津县的刘永好,因勇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更因其沉稳憨厚的个性而成为其员工心目中引以骄傲的老板形象,也成为女性心中最完美的男性形象。可惜,像刘永好这样的完美例子并不多。大多数的老板在员工心目中不仅不甚完美或者还很不光彩。
从最近国内一家知名人力资源公司公布的大型调查问卷来看,许多人在对他们的富人老板除了羡慕,也存在其它许多方面的复杂态度。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老板评价十分苛刻,甚至于心怀怨恨。而老板们在涉及劳资双方的关系调查上,也承认纠纷与矛盾日益增多,令人头痛。
现状:谁的老板靠得住
近日,北京地铁多了一本名为《老板是靠不住》的小书。书的封面赫然写着“这是一本让所有老板忐忑不安的书!一本让所有工薪族如梦方醒的书!”“作者提醒读者千万别当着你的老板看这本书”。书的作者李波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他是因为自己的职场经历和南京一家钟表厂下岗的刘师傅的故事而起了写这本书的念头。南京的刘师傅10年间换了100多份工作,平均一月换一次,每次都是一过试用期就被炒鱿鱼。“刘师傅老实巴交,这不是老板黑心是什么呢?”李波忿忿不平地说。
老板真的是靠不住的吗?调查中笔者随便走进一家小书店,随手翻阅一些专业期刊和时尚杂志,发现很容易就可以在许多杂志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有的甚至专设了栏目,内容五花八门:有读者来信反映自己的劳资纠纷要求救援的;有传经授道教人向老板要求加薪的;有教人预防老板圈套的……所有的故事都在透露一个讯息:老板黑,老板坏。那么,老板究竟有多坏呢?
只身从江西瑞金来到在珠三角江门打工的刘群,在一家礼品厂从事彩绘工作——用“天那水”溶剂兑过的颜料,为各种工艺半成品上彩。每天,他都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且,厂方没有采取任何的卫生防护措施。因为职业原因染上苯中毒,而被老板无情抛弃。“再也见不到老板,两年多我没领过一次工资”。《人民日报》对此事评论为“快救救这些打工者吧!”
据广东省相关部门统计,广东职业病防治院各工厂拖欠职业病人医疗费用已达200多万元。由于发生职业病事故,病人往往成批出现,一些集体厂、私营厂自己难以承受,又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往往拖欠医疗费用,而这种恶果的直接受害者就是他们下面的打工者。
而来自深圳的报道更令人触目惊心:来自湖北蕲春大同镇的一个小山村14岁的童工占先朋和他的工友们在东莞的一家非法棉胎加工厂工作,每天一日两餐素菜却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当他从工厂逃出后,被老板李某追上,对他大打出手,幸亏被执勤民警发现,进行了解救。
以上故事讲的是那些在底层讨生活的打工者遇到的黑心老板。但即使是白领阶层中的大多数人一样认为他们的老板是靠不住的。
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透露:“目前许多企业仍然以赚钱为第一目的,而员工的劳动保障工作做得还很不充分,就是一些著名的大公司大企业,也存在令人无法想像的不合法劳资现状……”
被调查者《老板是靠不住的》的作者李波说,老板靠不住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首先,老板是资方的代表,也就是说他们是资本的人格化体现。“千万不要拿他们当人,他们是挂着人格面具的赚钱机器。”
其次,在中国现阶段,中产阶级还不是大多数,富人阶层正在形成中,许多的资本正在“原始积累”当中。这个过程本身是带有原罪的。
第三,从老板本身的素质来看,虽然比过去有了提高,但大多数人的素质仍然十分低。“做老板在某些时候门槛很低的,我们也没有办法要求他们完美。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才二十年,这些老板和我们一样没有接受过市场经济的洗礼……”
第四,市场化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生存环境变得更为艰难,企业寿命进一步缩短。在这种情况下,他连他自己都靠不住,你还靠得住他吗?生存是第一的,其他的就显得相对次要了。
类型:员工最不喜欢的老板
调查中发现,最不受员工喜欢的老板类型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吝啬型。参加工作刚满一年的颜云斯文秀气,戴一副近视眼镜。提起自己过去的吝啬老板,这位21岁的女孩显得心有余愤。颜云刚参加工作时是在一家私人的小电脑公司应聘做文秘,她的老板是一名到北京创业的浙江人。“800元的工资,中午饭自己解决。加班没有加班费,所以自己实际上要解决两顿饭。”颜云的老板对她要求很严,用过的废纸翻一面再用,都用过了就存起来去卖废纸。“而收废纸的因为赚得也不多,一般会要求公司把东西搬到院子里。”办公室就只有颜云一个人,没有人帮她,只能她自己一次次把成捆的废纸来回搬运到楼下。“非常沉,而这不是关键的,重要的是我觉得自己被老板在廉价使用。”当另一家新公司向她投出橄榄枝后,颜云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听说以前的同事现在都走得差不多了。”颜云说。
嫉贤妒能、目光短浅型。这类老板一般有一定能力,但心胸过于狭窄,听不进去下属太多意见,对于一些比自己强的而不听自己话的员工施行打击报复。那些有想法有创造力的下属大部分不能忍受这种老板。在调查中,一部分外资企业和新兴高科技企业的员工把此类老板列为最不受欢迎老板之首。
任人为亲型。来自江苏某镇的余生向笔者讲述了自己经历的故事。余生原在家乡的一家服装加工厂工作,厂长是自己的一个远房表叔。除了他,厂里的许多人都是厂长的亲戚。“这种事在我们那里也很普遍。厂里的财务科长是厂长的小舅子,采购是厂长的妹夫。”这两个皇亲国戚平时在厂里作威作福,威风得很,工人们意见挺大,因此而自己走路的人不在少数。终于一次,厂长小舅子因为欠下赌债把厂里的货款全部押上,结果输得血本无归。厂里差不多全部瘫痪,余生也离开了家乡。
“老板是靠不住的,因为老板其实是不好当的。”私营业主刘某在为笔者讲述时叹息。刘老板为笔者讲述了以下这个关于老板和员工的笑话。
新来的年轻职员被老板叫去。“我注意到你,”老板说,“你工作勤奋,而且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很认真。”年轻人面露喜色,期待老板的嘉奖。“所以,”老板说,“我不得不解雇你。”“天哪,这太不公正了。”老板笑着说:“我这里已经有过好几个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后来他们都成了行家,然后突然跑出去自己办公司,拼命想挤垮我们。”刘老板在讲这个笑话时,更多流露出来的是无奈和伤心。
在一些高新企业和著名大公司,那些有知识有头脑的员工对自己的雇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联想电脑公司的吴小姐认为,“企业文化很重要。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公司对员工少了亲和力和凝聚力。”
美国惠普公司的陈先生认为,“自己对企业的忠诚度主要取决于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度。”
微软中国公司的张先生认为,“企业领导的个人魅力是企业不可或缺的财富。领导的个人魅力能极大程度上提高团队的士气和合作力,更能激发员工个人的潜力。”
对这种情况,《财富》中文版最近所做的一项工作似乎更加平和而富有建设性。2002年11月,这家杂志首次推出一项调查:《人力资源经理眼中的热门雇主》。撰文者认为:人是企业的主要财富,要创造企业的价值,首先要使人的价值形成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吸引和留住人才,争当“最佳雇主”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必备法宝。他们将就此进行一系列专题采访和评选活动。
“都在骂老板靠不住,老板坏。可只有做老板的人才知道老板可真不好当,可还得当下去。员工干得不高兴可以走人,老板可只能日复一日地守着自己的庙。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当老板的该反省的就得反省。”上海迪生礼品公司老板如是说。
抱怨:对企业的忠诚度
职业测评专家白玲女士从1998年到2001年一共做了200个问询。白玲说,至今为止,在她所进行过的咨询中以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为多,他们有着各种职业困扰,很多人面临着选择什么和放弃什么的问题。尽管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询问他们究竟适合做什么,但是促使他们询问的原因有很多。“老板问题”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白玲认为,老板、直接上司对于个人的职业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而且,不论咨询者还是周围很多朋友、员工都在抱怨自己的老板,抱怨是很普遍的现象。
抱怨来自于失望和急迫的心情。员工的这种抱怨其实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舆论共同影响的结果。遇到问题,大家习惯于抱怨。“抱怨现象”其实在大学里最为明显。比如现在学生在抱怨求职很困难,一方面是学校和社会的原因,但从自己而言,有多少学生在大学里能够不计报酬地参加社会实践,开始为工作积累实力,或者在学科的研究上,多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取得一些成果?而且,现在就业形势不如从前,那么有多少学生更加认真地分析自我,分析环境,调整心态,真正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抱怨?
不少的员工总是在想着自己“要什么”,抱怨自己“没有得到什么”,却没有问自己:为了希望从事的职业自己还缺乏什么,可能要付出什么,做得够不够。
事实上,员工的这种抱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企业忠诚度的缺乏。因为抱怨,很多员工抵不住更多机会的诱惑,或者不能承受企业暂时的困境,所以消极对抗或者跳槽。其实抱怨的员工可能不明白,这是很多小企业必须跨过的一道“槛”,而一个员工在这种时候不仅要做事,还要学会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还要共同创造做事的环境。
困惑:到底何去何从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关于老板的话题中,主要有两类现象:一是抱怨多。二是想当老板的人多。这二者之间有内在联系,中国那么多人想当老板,很大一部分是被不健康情绪推动着:老板坏,不能受老板欺负,我得自己当老板。在白玲看来,现在中国的老板和员工都不够成熟,不成熟的老板遇到不成熟的员工,矛盾冲突自然难免。
在和老板的矛盾中,许多人因为自己的遭遇而决心做老板。老板既然是靠不住的,那么,如果不被老板所领导,是否做老板就是一项好选择呢?何去何从,这是许多打工一族心中的困惑。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研究员给出的建议是:了解自己,认清目标。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再做取舍。根据陈研究员给出的建议,如果符合以下指标,可以选择做老板:一、强烈成就动机:这类人追求卓越和成就感的愿望很强烈;二、良好整合能力:这类人具备不错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把各种纷繁的信息整合起来,作出准确的判断;三、良好承受力和坚持:这类人承受压力能力强,勇于面临各种打击,不言轻易放弃;四、良好团队组织能力:这类人有天生的领导力,善于调动团队整个积极性。如果以上四项指标离你相差太远,建议近期内不要做自己创业的打算。
明白自己的需求很重要。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打工族身处困境而不能自拔的最大障碍其实是对自己的需求不明白,或定位不够准确。这种情况主要年龄分布段为18-38岁。
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小余毕业已有四年。他做过财经记者,公司营销策划,二级市场书商。每样工作都做得不长。“每换一样工作,我都告诉自己不能委屈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不适合的工作都不必强求自己,更不用忍受那些烦人的上司和老板。我一直在寻找,寻找那个我自己看不清楚的归宿。”现在,小余在北京一家民营电视片制作公司工作,主要参与节目的制作和发行。“我现在干得挺高兴的,虽然现在的薪水没有以前的高,但感觉找着道了,我知道我的工作是有意义有前途的,工作态度和脾气都前所未有的好,和同事与老板的关系也明显比从前好得多了。虽然现在的老板也不是说就尽善尽美,但我知道我需要什么。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小余微笑道。
调查到这里似乎该结束了,但员工和老板的话题却才刚刚开始,并将继续说下去。
劳资关系可能是人与人中最复杂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恐怕既不是老板说了算,也不是职业测评师说了算———所有的其实取决于你。职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功利性,它更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或大半生的生活。对老板和员工都一样。人生漫漫,快乐地工作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权利。当老板变得靠不住时,你该清楚地明白,你就是自己最坚实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