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 | 任志刚:全球风云变幻,香港如何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
中新社香港10月26日电 题:全球风云变幻,香港如何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
——专访香港金融管理局首任总裁任志刚
中新社记者 曾平 魏华都
“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既紧密连接中国内地,也广泛联通世界。这座被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的城市,常年扮演着内地与全球资金融通的重要桥梁角色,并依托稳健金融系统和完善法律体系等独特优势,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
现今全球风云变幻,世界经济重心加快“自西向东”位移。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不明朗因素,香港应如何继续乘风破浪,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香港金融管理局首任总裁、香港特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任志刚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作深入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在国际环境多变、新冠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下,香港面对哪些可能的金融风险?
任志刚:香港的金融制度经过长期发展和强化,做好风险管理已是香港金融监管制度的优良基因。虽然我已退休多年,但我很有信心,这种居安思危的传统一直维持到了现在,香港对于金融风险是有充分准备的。
目前全球经济不明朗,又有新冠疫情,但我对此并不担心。因为经济盛衰循环令金融市场有波动,这是正常现象。香港的金融监管机构会恒常就金融系统做压力测试,并且会使用很高的系数来做。虽然香港现在的抗疫手段较其他地方稍保守,但也都是有理由保守的,我觉得相关影响是短暂的。
然而,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国际金融领域,美国的影响力很强,若其试图从金融层面影响中国的发展,可能出现复杂形势。相信内地和香港的金融监管机构都会留意,并分析其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而做好准备。
我认为发生极端情况概率较小。第一,中美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双方不会在经济尤其是金融层面完全“脱钩”,华尔街的投行在中国内地有很多生意,也手握很多选票,他们对美国相关决策者的影响力很大。第二,美国是全球最大负债国,中国内地加上香港是最大债权国,前者以金融手段“制裁”后者并不合理,也会令其他债权国有戒心,并导致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中新社记者:1998年的“金融保卫战”有哪些启示?
任志刚:香港回归之前,金融管理局已在保障金融安全与货币稳定方面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包括于1988年引入“新会计安排”和1996年推出“即时支付结算系统”,让金融管理局掌握控制货币基础的能力。1997年、1998年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测验。当时的金融危机并非因为香港自身有什么做得不好,而是由东南亚国家未能很好地管理金融全球化下的债务风险引发的。
那些炒家利用香港信奉自由市场的哲学去操控市场,自由市场变成了一个可以被自由操控的市场。面对这种令人失望的情况,一定是要拨乱反正的,因此我们决定高调干预股票市场,不让他们用操控的手段赚钱。对方想推低股票,我们就买入。这其实是一个很粗暴的方法,但到最后没有其他办法,要“打仗”就“打仗”了。
在当时,这一做法引起部分西方国家金融人士的微词,但后来也获得了这些人的认同。虽然香港是一个依靠市场的自由经济体,但不要忘记,市场也有失效的时候。防止市场失效,就要监管甚至干预、参与市场。当监管机构认为有这个需要,比如不符合大众利益,或影响货币金融稳定之时,就要下定决心做这件事。我从中学到的事,就是市场不是绝对神圣的。
中新社记者: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新加坡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第三,香港则跌落至第四位。有声音认为香港已被新加坡超越。对此,您怎么看?
任志刚:这些排位在某种程度上当然是重要的,因为可让外界看到一座城市在金融层面的重要性。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理解“国际金融中心”这几个字的内涵,即国际层面资金融通汇聚的地方。实事求是地讲,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活动就是内地与海外的资金融通,这方面香港做得非常成功。
今后,如果中国要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香港的资金融通角色就会更重要。从这一方面来说,没有其他地方能比得上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此外,很多人从市场交投量、金融机构数量去衡量一座城市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无可厚非,但我觉得国际金融中心做好资金融通才是关键。香港新股上市的地位不容置疑。再者,在港的投资者和集资者,大部分都非来自本地,因而在国际化层面,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也是首屈一指的。
国际金融中心应实事求是地做好资金融通。诸如通过补贴来吸引金融机构的做法是不需要的。纽约和伦敦,在金融创新方面很先进,有很多衍生产品,风险管理也很精准,这些创新产品提升了资金融通效率,我们可以借鉴。但要谨记,金融始终是为经济服务的,不应持有自我服务、在市场上玩零和游戏的思维。
我认为香港国安法将从长远上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国际金融机构不会喜欢在安全受影响的地方工作。当社会氛围稳定,社会环境令人安心,当然对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好处。事实上,相较欧美国家的国安法律,香港国安法并非“很辣”。如果这样都遭批评,可能是有人基于政治立场找借口打压中国。
中新社记者:香港在内地与全球资金融通中扮演的角色会被替代吗?这与香港汇聚中西的特质有何关联?
任志刚: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国非常明确的政策和趋势,同时内地资本项目在中短期不会完全开放。因此在内地政策的配合下,香港始终充当着让内地投资者和集资者“走出去”的渠道角色。过去便是这样,香港与内地有很多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安排,包括沪港通、深港通、理财通、债券通等。国家持续提供清晰的政策配合,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会非常稳固。
上海和香港的金融角色是有所分别的。我认为内地本身的资金融通,即内地投资者和融资者的碰头与结合经常是在上海,香港对此不能苛求。但在国际金融层面上,国家经济层面的外循环,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可以在“一国两制”下为国家效力。
香港能够扮演内地与海外之间资金融通的角色,与其汇聚中西的特质是有关联的。香港作为国际城市的历史悠久,是实行普通法制度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是被海外尤其资本主义经济体所习惯的,他们未必能够深刻认识内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熟悉香港的规矩。作为内地以外最了解内地做事方法和规矩的地方,香港是内地与海外投资者、集资者碰头的最佳之地。
中新社记者:如何评价香港近年在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贡献?未来还有哪些努力的方向和空间?
任志刚:人民币国际化提出至今已约20年,进展不小,但仍有加速空间,未来方向应该是推动人民币有意义地在资本市场多点运用,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银行体系都可以足够、普遍地使用。举例来说,在债券市场方面,财政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但仍处于很基础的发展阶段,可以继续推进;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可以使用人民币报价、交易和清算;在银行体系,人民币相关衍生品可以有更多发展。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一定要加快构建相关金融基础设施,包括报价系统、支付系统、资产托管系统等。当环球投资者有多余的人民币时,可以找到投资途径;人民币不足够时,可以很容易去集资,这样才是有意义的国际化。
从国家角度看,要逐渐减少对美元依赖,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全球多地都有离岸人民币市场,例如新加坡和英国。但我认为不需要在其他地方复制香港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模式。如果东南亚和欧洲的投资者、集资者想利用人民币做买卖,可以通过香港交易,这样做的好处是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会保持深度、广度和高流动性。(完)
受访者简介:
任志刚,香港金融管理局首任总裁,现任香港特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杰出研究员。他在2001年、2009年分别获得香港特区政府颁授的金紫荆星章、大紫荆勋章。 任志刚于1970年获得香港大学取得社会科学学士,主修经济学及统计学,曾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荣誉教授、中大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专业研究员,以及海外多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及教授学位。 他于1971年加入港英政府,在超过38年的公职生涯中,主要负责处理货币与金融事务。他亦有份参与制订香港联系汇率制度。1993年4月香港金融管理局成立后,任志刚出任总裁,1997年香港回归后继续任职至2009年6月底。他多年来积极引入多项策略性改革措施,以确保香港金融的稳定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任志刚协助香港特区政府利用逾千亿港元外汇储备打击炒家操控市场,入市购买多只香港股票,成功击退炒家,使得香港的货币及金融系统免于崩溃。 任志刚离任香港金融管理局后,曾出任国际金融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瑞银董事会成员和中国金融学会的执行副会长,获颁香港金融学院院士。至2017年,他出任香港特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2022年再获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委任为香港特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
大湾区精选:
- 2025年01月18日 09:51:52
- 2025年01月17日 23:36:59
- 2025年01月17日 22:40:14
- 2025年01月17日 22:21:54
- 2025年01月17日 20:25:13
- 2025年01月17日 19:24:31
- 2025年01月17日 18:41:52
- 2025年01月17日 15:20:46
- 2025年01月17日 14:23:08
- 2025年01月17日 1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