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博物馆20周年 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样本

分享到:

杭州西湖博物馆20周年 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样本

2025年09月11日 21: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网杭州9月11日电(曹丹)9月11日,杭州西湖博物馆举行建馆20周年纪念活动暨“守护文化遗产 传承历史文脉”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齐聚,共商西湖文化保护、利用与传承之道。

  作为中国首家湖泊类专题博物馆,杭州西湖博物馆自建立之初便以“低调”姿态融入西湖景观——其主体建筑隐于地下,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该馆建筑设计师、浙江大学原教授余健表示,博物馆采用半地下结构设计,既尊重自然风貌,也成为解读杭州文化与西湖文明的重要窗口。

  西湖被视为杭州的“根”与“魂”。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党委书记、馆长潘沧桑眼中,西湖本身就是一座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博物馆”,而杭州西湖博物馆则是展现这片湖山建筑与美学、科技与文化、历史与现实、自然和人文的窗口。

9月11日,游客在馆内的《刻灰西湖全景图十二扇漆器屏风》前驻足。曹丹 摄

  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当年的申遗办公室就设在我们馆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杭实地考察的首站也选址于此。”潘沧桑表示,如今,该馆已成长为阐释西湖文化价值、推动遗产保护传承的关键平台,其发展历程也成为中国文博事业高速进步的生动缩影。

  建馆20年来,该馆从建馆之初“零文物”状态,逐步发展成拥有17763件(套)藏品、累计服务游客达2300万人次的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该馆不仅累计举办展览254场,开展文化活动超5000场,还成为G20杭州峰会和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国际文化交流的核心地标,向世界展现杭州的文化底蕴。

  “民众参与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潘沧桑说,从西湖申遗,到当下馆内的民众志愿讲解员,民众始终是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们化身文化遗产的“代言人”,拉近了世界文化遗产与社会的距离,也让“主动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完)

【编辑:梁异】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