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

  

  琵琶在隋唐之前,是对报弹乐器的统称。东汉刘熙《释名》:"枇杷,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乎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今之琵琶是隋唐前后从西域(新疆一代)传来的。《隋书 乐志》记:"今曲项琵琶、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唐代是琵琶音乐的兴盛时期。从宫廷到民间都很流行。白居易名诗《琵琶行》所记述的歌女的琵琶演奏,无论就艺术表现和演奏技巧来说,都是很精彩的。唐诗的琵琶为曲径琵琶,是木质梨形音箱,四柱(即"相")曲径,用拨子弹奏,分四弦、无弦两种。今之琵琶为直径,四弦。增加了品位(六相十八品或二十三品能弹足十二个半音,扩大了音域;琴弦以原来的丝质改为钢丝尼龙弦,使音质更明亮,扩大了音量。演奏方法:古代为横抱或斜抱,现大多改为直抱;右手改为指弹,丰富了演奏技巧。近日琵琶的演奏,右手技法有弹、挑、勾、抹、提、乾、摇、扫、双弹、双挑等。琵琶的曲目很丰富,现存重要的有清朝华秋频编《琵琶谱》(1819)、李方国编《南北派十三大曲琵琶新谱》(1895)等。

  《十面埋伏》 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谱最早见于《华秋频琵琶谱》(1819)。明王宝(1598-1662)《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金、剑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成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全曲分十三个段落,都标题可归三部分:

第一部分:

  (1)"列营"全曲序引,表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烈场面。音乐由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更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性。

  (2)"吹打"。

  (3)"点将"主题呈式,用接连不断的长轮指手法(但轮一句轮一拂轮)和"扣、抹、弹、抹"组合指法,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

  (4)"排阵"。

  (5)"走队"音乐与前有一定的对比,用"遮、分"和"遮、划"手法进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

第二部分:

  (6)埋伏 表现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垓下伏兵,气象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

  (7)鸡鸣山小战 楚汉两军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气息急促,音乐初步展开。

  (8)九里山大战 描绘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场面。马蹄声、刀戈相击声、呐喊声交织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后用拼双弦、推拉等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9)项王败阵。

  (10)乌江自刎 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又称"煞住"),音乐嘎然而止。

  原曲还有(11)众串凯、(12)诸将争功和(13)得胜回营。卫仲乐先生的演奏到"自刎"止,后三段删去不奏。今日诸家大多承用此法。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