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面临马太效应

   言必称美国电影的观众和评论家们,对中国电影的近况恐怕只有作壁上观的兴致,事实上,美国商业电影的世界地位就目前来讲是极其稳固,具有绝对优势。法国电影执拗的抗衡愿望,显然只能换取疲惫,而根本不会有结果。仿佛各国民族电影业,只要允许美国电影的进入,一旦短兵相接,就会立刻显得防线松懈,不堪一击。曾经以开放的姿态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勇气来引进美国商业电影的中影公司,至少它并不能保证对国产片票房再做更好的许诺。美国电影是不速之客还是有朋自远方来,暂且不说,国产电影所呈现的问题却已让电影从业人员焦头烂额,不亦乐乎了。电影整个机能处于低水准的循环之中,令人十分忧虑。电影教育力量的弱化趋势。

  大学电影教育基本上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有关电影制作的教育,一种是有关电影传播和批评理论教育'后者主要在各综合性大学内,现在仍呈发展上升趋势,而电影制作的教育则主要设置于北京电影学院。至少据了解,由于广告、电视等高收益工作的拉动,有关电影制作教育的人才下已有严重缺损和外流现象,这加剧了中国电影从传统电影方式过度到现代电影方式的困难,电影教育人员的史学知识和有关电影的思维能力也因此而削弱。

  据说,美国南加州大学导演系基本不设立奖学金,四年仅学费支出接近八、九十万元人民币(电影作业责用另算),但学校基本承诺是保证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可以找到一份导演工作,而我们的电影教育费用几乎相当于该校费用的1/20,然而,其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和模式却是相当陈旧的,至少难以培养出好的商业片导演。电影业后继乏人的现象十分严重。电影剧作和电影导演的弱化趋势。

  现在的电影制作方式由于资金来源的硬性约束,已经改变了许多影人的初衷。加上现实的诱惑力很大,安贫乐道有时确实难以为继。十几年前,曾经有多位知名作家涉足电影编剧,刘恒、张贤亮等曾编过多部当时引起轰动或争议的电影。后来一些导演成了世界级大腕,他们有办法组织到多位作家来为其将要投拍的某部电影各自写出一稿剧本来。结果是他们的影片质量得到保证。堪称精湛,值得夸耀。但这种方式对许多作家而言则是竭泽而渔,他们已明确表示因此而不愿意轻易"触电"了。

  就电影剧本本身来讲,成功机率比小说比电视剧小得多,个人的创作要化成多人认同的作品,其回收的方式又不象电视剧可以依赖广告,从来就只能是"好事多磨",这正是这个创作群体有萎缩趋势的原因。更加直接的原因表现在利益方面,一个剧本只有成功才能获得全额收入,若不成功只能按照所达到的阶段收取报酬,为了成功率的上升,酬金从来就是前期少,完成以后的比例大。更何况电影市场的原因,大多数电影剧本收益也就在4一5万元,可是写成功也许需要半年一年,所以这已经成为电影的又一马太效应。导演方面,由于被广告、电视所需要,很多稍有资格的导演几乎没有空闲,就不会有大作;没有"充电",就会被票房淘汰出局。电脑时代的新观众群,对新式美国电影,比现在内地的许多导演还要熟悉,他们又有很高的鉴赏标准。这样的对位就太可怕了。

  电脑的引人,并不一定就是全面特技的开始,况且用旧有的思维来武装高科技,只会是高成本高投入,在票房上也未必能够讨好。重要是要有新方式的思维能力。这种方式已从电脑、电视、卡通等领域大举入侵。敝帚自珍是无济干事的。很多导演成为计算机时代的牺牲品。

  台湾的《影响》杂志想保住办刊方针不变,只落到如今变成兜售"绝版"的局面。若没有《大众电影》《电影艺术》杂志会不会也成为绝版?最近,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因经费紧张已有缩小编制趋势,由它主办的著名的电影专业杂志《当代电影》经费也出现很多困难。这将会导致电影理论、影评和电影史研究人员的减少,随马太效应的作用,也许以后再没有人能够成为连续的电影现象研究的权威,再没有一贯的电影史学家了。研究人员将会舍弃整体,撷取人鳞半爪,再没有电影史全过程的见证人了。前两年,电影学院几个知名电影学者回到母校北大,去从事更广泛的文艺理论研究。分布在全国的许多资深影评家也都加盟电视台,而放弃了曾经十分有力的电影批评,专业批评入都拥有了两到三个职业仿佛才能支撑家业,养家活口"新兴的影评人,绝大多数处于对美国电影信息的传播当中,不再以思想和激情统辖影评,而是对于美国电影统统都是"好好先生",由于英特网的存在,"嗟来"的信息,已经占领了国内几乎所有的与电影有关的媒介。开阔观众眼界,给予观众的新兴鉴赏观念,这当然是其益处,但可悲的是美国人今后无须有任何宣传费用,他们的影片信息老早得以毫无阻挡,长驱直人了,"网虫们"使得影评即时化、表面化、信息化,对电影百年历史连带的规律和现代电影的内涵的研讨和思考都是极欠缺的,这就是代价。而且许多影评的不良倾向已经是在帮美国人做生意了,或者由于有偿影评的原因,影评人不问该国产片的内容和价值,就写吹捧文章,也是难以杜绝的痼疾。读者不再深信影评,理性指导作用也会因此而大为削弱。电影制作的低水准倾向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市场的晦暗不明,已经锁住了电影发展的势头,电影的数量在缓慢而持续地地下降。中档成本的电影居多,一般在300万一500万徘徊,这样的成本不能允许雇佣大明星,不能允许很多的景和更多地使用电脑特技,这种电影成本需要十分有经验的导演和制片人的合作才能保证其质量。由于世界电影新方式所带来的变,导演代新层的困扰日益严重。况且,每年还有许多粗糙的是生产出来,既无个性,也不商业,既缺少对基本电影工艺的把握,又没有票房,发行人士称其为"垃圾股的电影"。在电影数量呈现下降趋势时,这类作品却每年仍有一定比例的上升。

  许多导演拍电视剧拍多了,只怕得来回反打,只懂得谁说话就拍谁,画面没有透视关系,更少有对摄影机运动方式的了解,这类影片已经成为电影业的根本问题之一。旧的电影工艺,如染印法,或一些普通特技在消失,新的电影工艺,又难以接手,缺少艺术和科技的人力资源,缺乏有心之士。许多工艺上的缺陷,属普通科技类的,然而,即使在一些高成本重点片中也时有闪现,这是令人忧虑的。

  观众参与应降低 观众是上帝,是电影业的衣食父母,新时期中国电影刚刚萌发生机时,电影院门庭若市,水磨石的台阶经常变得没有菱角而浑圆,为了防止打滑,经常也要重新加以砌磨,这是那个年代的中国电影风景。好景不长,只有十几年不至二十年,许多观众已经不怎么看中国自己的大多数电影(张艺谋、陈凯歌之类除外),因为总是令人失望,不合口味,中国观众现在仿佛已经养成不看国产片的习惯了。这一点归咎于美国片当然有道理,在世界各国都轻重不同地存在这种问题。看不看电影,看什么电影都是观众的绝对自由,国产电影把观众重新拉回来,并不只是简单的宣传问题,因为存在保护国产电影的广泛的组织收看场,观众仍有机会,回到国产电影的立场。现在,电影是为新的观众群而作。电影创作者绝不能依然故我。电影不比从前了,娱乐形式的广泛存在已经将电影的局面变得相当严重了。但中国电影似乎还是在等待奇迹。电影院按规定是 不能"转产"的,但多种经营来维持电影的局面尽管是世界性的,对中国而言尤为严重。电影放映等待大片的情况似乎已成定局,《泰坦尼克号》养活整个放映界的说法也很普遍。在许多影院,国产片的放映经常刚上线,就切换"中影大片,影院宁可蒙受一些损失,也不放弃大片的立杆见影的疗效,西风东渐,象是已经难以遏制。中国真正的观众评选的重要奖项是大众电影百花奖近年面临投票率下降的趋势。百花奖失去大众就不成其为观众评选的奖了,为了增强代表性,笔者建议应将全国所有的电影报刊杂志共同凝聚起来,百花奖的投票率就会大大上升。这当然不是掩耳盗铃,而是拾遗补缺,尽管这样投用率会估计上升几倍,也不能说明电影业所面临的一切低靡情况,有任何好转。克服所有的有关马太效应作用的结果,自然有待时日,甚至步履维艰,"不怕慢,就怕站",中国电影首先必须正视现实问题!

以上摘自《中国文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