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2002年07月10日 星期三

中新网广告



中新专著>民俗篇>时令

九九消寒图



  现在可能还有不少人在小的时候画过《九九消寒图》吧?这是旧时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风俗。记载这一故事的书是很多的,刘侗《帝京景物略》中记得很清楚,文云:

  “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不过现在能行的《帝京景物略》,都是纪昀删节的本子,纪昀把此书所引的诗都删掉了,而删掉的也还有不少好诗。如崇祯8年刻本,此段后就有杨允孚一诗云:

  试数窗间九九图,

  余寒消尽暖回初。

  梅花点遍无余日,

  看到今朝是杏株。

  诗虽不十分好,但亦清新可读,颇有情思。

  《九九消寒图》最简单、最普通的画法,是把一张白纸,先画九个大方格,上面写图名,边上写“九九歌”。每个大方格中,再用竹笔帽印九个红圈圈,从冬至日起,每天用墨笔点一个圈。点的时候还有个规矩,只点一部分,以区别不同的天气。有歌词云:“上画阴,下画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就是说如是阴天,把红色圆圈的上面一半染黑,如是晴天把下面一半染黑,其余依此类推。等到把红圈圈全部点染完毕,便是回黄转绿之际矣。这样点,便于计算阴晴雨雪天数。照《京都风俗志》的说法,还有“以估来年丰歉”的意义在里面。明代刘若愚《郑中志》记载,宫中年年都要由司礼监印制《九九消寒图》。

  最喜欢弄《九九消寒图》的,莫过于私熟及学校中的小学生了,他们的消寒图最普通莫过于写“庭前易柳珍重待春风”九字了;先用毛笔写好,再用一张白纸蒙上,用双钩的办法,把这九个字用红笔(当时叫朱笔)影写下来,便都是空心字了。这九个字每字九划,按笔划每天描一笔,描完之后,正好杨柳回黄,意义双关,是很别致的一幅《九九消寒图》。

  记得小学时教师还让同学们自己编制《九九消寒图》;先让同学查字典,找出许多“九笔”的字来,然后再编成一句“九言词句”,教师修改,制成红笔空心字图,然后再评定优劣。同学们感到十分好玩,特别挖空心思去制作;但是想着容易,凑起来却十分困难。有一个同学,凑了一句“盼春信,待看某俏柳染”。大为老师赞赏,说他知道“某”是“梅”字的古体,是很好的,把他评为第一。


滚动新闻-新闻大观-中新图片-中新财经-中新专稿-图文专稿-中新影视-中新出版-中新电讯-中新专著-中新英才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