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2001年10月09日 星期二

中新网广告



中新专著>名胜篇>关山胜迹

“安苏义园”葬伶人



  今年是徽班进京二百周年。当初这些梨园界人士,大多来自南方,很多人穷困潦倒,死无葬身之地。即使当时很有声望的名角,也逃不了同样的命运。后来,由同乡集资“多则两百,少则几十吊钱”,经著名京剧演员程长庚和朱连卿出面,在同治十年(1871年)买下了京都外城西南松柏庵一带60多亩荒地僻为义地,起名“安苏义园”。程长庚说:“我们这些南方的艺人,一旦客死都下,连掩埋七尺之躯的一抔黄土也难得。从皇上到那些权贵大人,只知台上取乐,不知台下寒苦。多亏我们乡里同舟共济,置办下这块茔地,从此艺人们得有长眠之处了。”

  提起安苏义地,实则是荒冢遍布,荆棘杂陈。在义地安葬的,有一些是颇有成就的艺术前辈或名家眷属,如著名老旦文亮臣,武丑王长林,花脸金少山,武生泰斗杨小楼(原系寄葬),以及尚小云的母亲,于连泉(筱翠花)的父母及其夫人,姚玉芙的父亲等等,而更多的则是默默无闻的底层演员和乐手。其中冻饿而死者有之,早年谢世者有之,绝望愤懑而去者有之,断绝生路而自裁者也有之。他们的悲惨境遇,真是不堪言状。即便是稍有些名气的中台演员,要完全靠“赶包”演戏也是难求一家温饱,他们往往要在演出之余,奔波于大街小巷,或沿街卖报,或经营些小玩艺儿,赖以维持全家食用。更有甚者,则是晚上登台演戏,白天却去充当红白喜事的“执事”。所以许多人慨叹自己“台上金银(指道具)流水过,台下全无一粒粮”的凄凉处境。

  就算是那些享名艺坛的艺术大师们,虽然收入可观,生活宽裕,也常常由于奢侈浪费,或受各种勒索盘剥,到头来依样落魄衰败。大家熟知的号称“金霸王”的名净金少山,可谓功夫卓绝、声名显赫了,一场戏可以拿到数百银元;但到临终之时却只落得连副棺木钱也付不出,还是靠同行资助才在这冷清的安苏义园无声无息地长眠了。他的一生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当时艺人的凄惨命运。


滚动新闻-新闻大观-中新图片-中新财经-中新专稿-图文专稿-中新影视-中新出版-中新电讯-中新专著-中新英才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