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翻阅到刘半农的摄影作品《人与天》,不由想起了二十年代初期,中国最早的摄影组织——北京光社。
1919年左右,北京的一些摄影爱好者,每年都在北京大学举办一次影展,其主要成员只有七八个人,互相观摩作品,讨论摄影技巧,交流实践体会,并且订阅一些国外的摄影杂志作参考。1923年冬,他们成立了一个非职业性的研究摄影的组织——艺术写真研究会,后改名为“光社”,人数亦有所增加。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在中国是“五四”运动以后才出现的。当时,很多人不懂摄影是怎么回事,有的妇女怕把自已孩子的魂灵摄走而躲避,乡下农民怕鸡被照相后不下蛋而劝阻。笔者也经历过这样一件小事,那是我刚拿起照像机不久,一天兴致勃勃地来到郊区,见有群鸭子在游水,水中有去彩的倒影,放鸭子的人喊道:“不要照,这是一群要下蛋的母鸭,一照就不下蛋了。要照,我去赶一群公的来。”任你怎么讲道理也无济于事,最后只能依他。
光社成员是有见识的,他们认为摄影是一门艺术,它可以表现作者的“个性”和思想感情。无论春夏秋冬,他们都背着照相机和沉重的玻璃干板,跑遍古城,寻找题材。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光社诸成员的努力下,摄影逐渐为群众所认识和接受。从1924年开始,他们的作品每年在中山公园举行一次公开展览。当时北京人口不过180余万,但每次影展参观者竟达上万人次。光社社员的作品,大都是以浑柔的线条和影调表现山水花木,颇有国画的意味,有的甚至在画幅的格式上都模仿着中国的绘画。作品中也有沙数是表现社会、表现现实生活的。如李炎若的《一肩风雪》,不但有画的意境,而且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吴郁周的《为人作嫁》,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蕴藏着穷苦人的辛酸。
当然,这已是半世纪之前的事了,如今,摄影已很普遍。北京街头随处可见的“彩扩”营业部,说明人们对照相的兴趣,已由黑白而转向彩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