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2001年05月14日 星期一

中新网广告



中新专著>文化篇>学府书店

《啼笑因缘》故事的来历



  50多年前,章回小说作家张恨水所著《啼笑因缘》曾在大陆、港澳以及南洋一带,红极一时。

  《啼笑因缘》最初连载于上海《新闻报》,从而使当时这家销数居全国之首的报纸读者猛增。后来印刷成书,一版再版达20余次,行销南北各地。后又相继被编成话剧,拍成电影。在拍电影时,还有一段插曲:当时上海两家大的电影公司——明星公司和大华公司争相拍摄,竟因专有权问题打起官司来。后来经章士钊律师调停,大华停拍,明星赔出一笔款项了事。明星拍了一部长达6集的影片,在沪、穗、港、汉、平各地影院放映,卖座历久不衰。

  《啼笑因缘》情节虽然曲折,故事却并不复杂,登场人物也不多。大意是,在北平读书之大学生樊家树,课余到天桥听大鼓书,结识了鼓书艺人沈凤喜;后沈为军阀刘旅长抢去,不堪虐待,精神失常,最后为关秀姑父女救出。小说结尾的关秀姑,行侠好义,很有点《儿女英雄传》中十三妹的味道。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在上海《新闻报》连载,是1929年至1930年间的事情。但他心中有这个故事的影子却是在1925年左右。那时张恨水还在北京《世界日报》工作。据他当时的同事张友鸾谈,张恨水最爱听戏,有一次,《世界日报》记者门觉夫约他俩到四海界平园去听高翠兰唱大鼓,偏巧张友鸾那天有事没去成。事后张恨水对张友鸾说:请你去听你不去,如今你要听也听不成了。

  原来就在那天晚上,高翠兰被一个姓田的旅长抢走了。

  鼓书艺人高翠兰色艺俱佳,是他养父母的摇钱树,平白无故被人抢走,其养父母的岂能甘心,于是向田家索讨身价银子。一个漫天要价,一个就地还钱,没有谈拢,高的养父就一张状子告到审判厅。审判厅以田是现役军人,将案子转到军事机关。那时还是北洋军阀政府,他们为要装出一副整饬军纪,维持风化的样子,就将田旅长判了徒刑,高翠兰交养父母领回。案件结束,高翠兰仍然唱大鼓,但形容憔悴,再也活泼不起来了。


滚动新闻-新闻大观-中新图片-中新财经-中新专稿-图文专稿-中新影视-中新出版-中新电讯-中新专著-中新英才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