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玉皇阁碑》记载:“京东百余里有山曰丫髻,隶怀柔县,两峰高耸,望之如髻,故得是名。”关于这座山峰,当地民间有个传说:王母娘娘大摆蟠桃宴会,命仙童献酒,仙童不慎弄翻了玉壶,琼浆洒落人间,成了山下的错河。王母大怒,将仙童赶下凡间,化做丫髻山峰。传说自然是民间附会,但却为这一名胜增加了一点神奇色彩。
丫髻山座西北朝东南,满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下错河如玉带环绕,山前有四十八盘台阶直通山顶。山后为悬崖绝壁,挺拔险峻。自唐贞观年起,直至民国初年,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大兴土木,山上山下共建有古建筑群十八余处。清康熙五十二年,适逢皇帝六十大寿,为了祝寿,臣民捐资,重建东顶玉皇阁,内奉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塑像。康熙赐题匾额“敷锡广生”。在西顶上建有碧霞元君祠,当地人称娘娘庙。
丫髻山东西两顶上的建筑极为宏伟,而且富丽堂皇,雕梁画栋,极为精致。在西顶有一座别具风格的铁瓦殿,内奉王三奶奶肖像。在东西两顶之间,建有三座大殿,称为三皇殿。三皇殿的右前方有钟楼一座,高约三丈,上悬巨钟,左侧有一鼓楼与钟楼遥相对应。此外,山腰还有亭堂殿阁多处,如万寿亭、巡山庙、三官殿、菩萨殿、回香亭等。山下有皇帝的行宫和大戏楼。登山沿途,凡庙皆有石碑,特别那几座御碑,石质细腻,字迹清秀刚劲,是当时石刻匠人高超的艺术杰作。
自元代以来,丫髻山一直是京城一带人们瞻拜祈祷的圣地。上至皇帝后妃,宗室王爷,达官贵人,下至文人墨客,市民村夫,皆有逛东大山的习俗。清康熙和乾隆皇帝,都曾两次游幸丫髻山。当时大驾出游,旌旗如云,车马如龙。至于清室王爷,达官贵人及平民百姓,车马飞驰,晓行夜宿,去丫髻山敬香者终年络驿不绝。而庙会期间更是人如潮涌。山上有康熙五十四年碑文,记载了当时的盛况:“每岁孟夏,四方人士会于此者,或辇纸帛,或升香烛,拜叩登山,名为胜会,骈肩叠迹,不可胜计……”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19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