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2001年04月20日 星期五

中新网广告



中新专著>美食篇>饭庄佳肴

承华园独创“三不粘”



  “承华园”于1934年开业,1939年倒闭,时间虽然短暂,但影响很大。承华园之名,是取“六叶承华”之意。

  承华园地点在王府井,记得大门口竖挂着五个圆扁形的乳白大灯,上书“承华园饭庄”五个大红字。进门后在过道尽头处悬挂着由北洋政府财政部盐务署署长朱文均写的黑底金字匾额——承华园。承华园的顾客主要是文教界、军政界上层人物,如当时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师大校长李蒸、平大校长徐诵明、胡适,北平市长秦德纯、公安局长陈继淹、冀北保安司令石友三、名画家溥心畲等都是常客。有一次军政要人欢迎在绥远抗战取得胜利来平的傅作义将军,连多年不大参加社交活动的吴佩孚也到了。

  承华园除地点适中,院落宽敞,厅堂豁亮,设施雅致,中西两全之外,菜的质量也很好,并且有创新。如“三不粘”就是他们创制出来的。

  报刊,书籍,一谈北京的饭馆业,名菜中必提“三不粘”;但对“三不粘”的出处,一说是同和居研制出来的,一说是来自宫廷御膳房,这两说都是以讹传讹。据笔者所知,“三不粘”为承华园首创,其时间约在1936年夏秋之间。产生的背景是:因承华园的芙蓉鸡片销量比较大,而芙蓉鸡片的原料主要是鸡蛋清。每天剩下不少鸡蛋黄,如何处理就成了一个问题。当时看三火的王师付极力想法处理,经反复研究,试制成“三不粘”。职工们尝了尝,挺好吃。但马上遇到了两个问题:一是定性,也就是说它算点心,还是算菜?最后大家参照八宝饭,将它放在甜菜里;第二个问题,就是定名,叫它个什么名字?从原料上看,只是鸡蛋黄、粉面子、白糖加油炒成的,这几样写到菜单上一个也叫不响。最后,由“包大柜”的(负责制定菜谱的)按照菜的性质:不粘盘子、不粘勺子、不粘牙的特点,定名为“三不粘”。这个名字很新颖,容易引起顾客兴趣。大家都同意,就这样“三不粘”就正式诞生了。


滚动新闻-新闻大观-中新图片-中新财经-中新专稿-图文专稿-中新影视-中新出版-中新电讯-中新专著-中新英才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