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2001年04月20日 星期五

中新网广告



中新专著>文化篇>文玩书画

北京的料器



  孙儿过生日,我把一套12属相的料器小动物送给了他。这套料器还是三十年代北京著名的料器行“志源号”的掌柜蒋文亮(人称蒋先生)送给我的,色彩鲜艳,造型生动,一直是我的爱物。

  料器古称“琉璃”。它和玻璃一样,采用硅酸盐和其它金属氧化物作原料,经过高温熔化,拔制成各种规格的料棍,然后在灯下烧软,以手工制成。和玻璃比较,它没有底胎,全靠艺人在灯火中手工制作;它的溶点低,颜色多而鲜艳。

  料器起源于何时,尚不得而知,但远古时,已有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的传说,古籍中亦有“销烁五石、铸以成器,磨砺生光”之记载。两千多年前的“中山王”古墓陪葬品中,就发现有琉璃碗和料器珠子。

  北京是元、明、清几朝的都城,各种工艺匠人云集,也是料器的主要产地。据民间传说,明朝时,有一位广东张姓秀才,赴京应试,屡试不第,依食无着。一天闲逛,偶拾一只残破的料镯,无间中在火上烧烤捏拽,竟烧制成宝石般灿烂夺目的石头、便把它送到银楼去碰运气,果然被当做首饰料收购。从此张秀才再也不进考场,买点“广料”,专门做起了首饰石头。

  清代时,北京的料器业已经十分发达。康熙年间命工部在琉璃厂设置御厂,派宫监制玻璃和琉璃制品(“玻璃”者,即料器,非今日之玻璃),专供内宫玩赏,时称“宫料”,“御玻璃”。

  生产料器的工具十分简单。北京人称料器艺人为“吹料活的”,艺人把各色料棍放在火灯上烧烤,待软化后用嘴吹气,边烧,边吹,边用摄子等小工具拉、拽、按、粘,就可以捏塑出玲珑艳丽,姿态万千的工艺品来。由于长年用牙咬着申管吹气,许多艺人的牙都掉了。

  辛亥革命后,江朝宗曾出资兴办“北京光明玻璃料器厂”,数年后因销路不好而倒闭。三十年代著名的料器行有两家,一家是蒋文亮先生的“志源号”,一家是汪福长先生的“长丰号”。据说现在内地料器行业已大非往昔可比,且成为出口工艺品了。


滚动新闻-新闻大观-中新图片-中新财经-中新专稿-图文专稿-中新影视-中新出版-中新电讯-中新专著-中新英才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