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2001年04月20日 星期五

中新网广告



中新专著>文化篇>戏曲影视

“钟馗戏”追忆



  倾闻,五月间女武生裴艳玲率河北梆子剧院赴日本演出一个月,且只演《钟馗》一剧;又想到今年二月她来港参加第十七届艺术节时,演出《钟馗》的盛况,不由引起我对“钟馗戏”的追忆。

  “钟馗戏”源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事出北宋科学家沈括著《梦溪笔谈》。相传唐明皇李隆基卧病在床,晚间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甚惊异,遂问何故。大鬼曰:“在下钟馗,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将梦境绘声绘色地学说一遍,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像。从那时起,民间不仅出现了钟馗画像,而且有:“钟馗嫁妹”的故事,后由故事演变成《钟馗嫁妹》这出戏。

  《嫁妹》中的钟馗,花脸扮,端肩、腆胸、撅臀,形如丑鬼,却给人以美感;因为他心地善良,刚正不阿。“端肩”实为表现钟馗“缩脖”;相传那是他应试未中,一气之下撞铜柱而死,所以脑袋缩进了脖项。

  最早的《钟馗嫁妹》戏,名叫《闹钟馗》,是近代京剧名伶何桂山的代表作,出自《孤本元明杂剧》和张心其著《天下乐》传奇。“嫁妹”戏较之“嫁妹”传说,有了更完美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剧写终南山进士钟馗与同乡杜平入都赴试;钟馗因应试未中,愤而撞柱自杀,天帝封之为斩妖之神。钟馗因感杜平为其埋骨之义,乃归家,以妹嫁杜,并率鬼卒送往杜家。花脸扮的钟馗角色,可充分展现演员的功架、造型和唱腔,所以多年来京剧、昆曲、川剧、滇剧、同州梆子,都上演此剧目。

  早年在内地唱“钟馗戏”最有名的当属昆曲名伶侯玉山先生。侯玉山从二三十年代就演《嫁妹》,在京、津、沪红极一时,人称“活钟馗”。五十年代他年逾花甲,仍登台不辍,可见功夫之深。稍后一些的是尚小云之子尚长春和“厉家班”的厉慧良,他二人都是京剧武生,四十年代常演《嫁妹》,功架和造型都很讲究。

  据说到五六十年代,“钟馗戏”因有“鬼戏”之嫌,曾一度停演。而今裴艳玲小姐演出全部《钟馗》,颇有新意。她前半部戏俊扮小生行当却以老生应工,后半部戏扮花脸,堪称“钟馗戏”的一个创举了。


滚动新闻-新闻大观-中新图片-中新财经-中新专稿-图文专稿-中新影视-中新出版-中新电讯-中新专著-中新英才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