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期客居沪上时,常作苏州游。上海虽为十里洋场,有物质繁华之盛,但却缺少可供游赏的山川园林之景。而苏州却是“园林冠江南”的所在。乘车行程一小时左右,来去方便,游人如织便不足怪了。
苏州地方不大,但可游之处不少。如虎丘、曲园、西园、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寒山寺、网狮园以及玄妙观、宝州桥、灵岩山、天平山等等,或以园林艺术闻名,或以江南风光取胜。而至今使我难以忘怀的却是天平山。
天平山位于苏州西郊。论景色数不上第一流,但是因为它与一位第一流人物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给人印象弥深,这位人物便是范仲淹。
天平山的枫叶、怪石、泉水各具特色,被称为“天平三胜。”两崖壁立仅容一人通过的“一线天”也是山中奇景。由于枫叶极好的缘故,这里的游人虽然四季不断,但是秋天来看枫叶的人更是多于他日。到时,遍山红透,清泉淙淙,徜徉于石边林径中,顿忘城市的喧嚣,实一大乐趣也。
天平山下有一座咒砵庵,范仲淹幼年时在这里住过。他年幼家贫,有时三餐难以举炊,便把米煮成薄粥,待其冷凝后划为四块,早晚各吃两块,这就是有名的“断斋划粥”的故事。由于他发奋苦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终于学有成就,27岁中进士。宋仁宗时,武官任至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文官任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成了一位文武兼备,出将入相的人物。而这座太平山,宋朝皇帝曾把它赐给范仲淹,当成他的“家山”,范的历代祖考也都葬于此山,故人们又称其为“范坟山”。
范仲淹从小在此居住、读书,成年后又任故乡的父母官——苏州知州。在这里做了不少好事,后人在山之西簏为他修建一祠堂,名曰“范公祠”;祠中高悬清代康熙年间名家手书匾额,上书“第一流人物”五个大字。宋人钱公辅曾说他是:“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论其文治武功,道德文章,确实可在当时士大夫之中,列为“第一流人物”而毫无愧色。
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名垂千古,万人传诵,成为古文名篇中之典范。而其最为人称道的则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句。范氏不仅是“先忧后乐”的倡言者,也是坚决的力行者。
在“一线天”附近,那些矗立如林的石柱,在游客眼中仿佛成了范仲淹上朝时手执的笏版。于是,这个石柱组成的奇景有了美好的名字——万笏朝天。若不信,可以到沧浪亭里去看看,供奉在那里的苏州历代五百名贤画像,就有范仲淹手持笏版站在其中。范仲淹的文治武功,永远铭记在人们心里。
范氏远戍西北,抵御西夏入侵,对巩固边防建有殊勋。他任延州(今延安)知州,招抚流亡,屯兵营田,整顿军务,不数年,西北各族人民安居乐业,连西夏的元昊也来请和。西夏人畏其声威,说他“胸中有数万甲兵。”当地老百姓则说他:“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他自己当时曾写有《渔家傲》词一首:“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地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道出了远在苦寒荒漠的边疆,他那御敌保民的襟怀,也显示出他卓越的才华。
范仲淹是敢于“论天下事,奋不顾身”的人。谏官欧阳修向宋仁宗推荐他,众而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他以天下为已任,著名的《签手诏条陈十事》,是他针对时弊提出的改革建议。史称“庆历新政”。
记得在苏州城内也有一些有关范仲淹的遗迹,例如范庄前的某中学校,即为有名的范义庄所在地。他晚年自衣罢相后在,在杭州任知州。他用自己积蓄的俸金,在苏州买田千亩,以其收入救济族中穷人,使他们“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当时有人撰文专记此事。
在离天平山范仲淹故居不远处的“高义园”,更是令人钦仰的所在。有一次,范氏命次子尧夫用船载麦五百斛,送回苏州老家。途中遇仲淹老友石曼卿正穷困无计,尧夫便将五百斛麦全部送给了曼卿;曼卿说,把麦子给我也解决不了困难哪,尧夫索兴把船也赠送给他。后来尧夫对范仲淹说起石曼卿的困境,仲淹说:何不将麦子送给他。尧夫说:连船都送给了他。范仲淹连声称赞。清乾隆南巡时,敕建了高义园,以表彰他的高风义行。天平山是难忘的,范仲淹更是令人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