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报上读到一则电讯,说历史故事《赵氏孤儿》里的孤儿藏身的古庙已修茸一新,将作为历史古迹对游客开放。并说,这个古庙在山西省孟县的藏山。
《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晋国大夫赵朔的全家被奸臣屠岸贾杀害。赵氏门客程婴牺牲了自己的婴儿,配合大臣公孙杵臼和韩厥,舍命将赵朔的遗腹孤儿赵武救出并隐藏起来。赵武长大后,听程婴讲述了自己全家被害始末,终于杀死仇敌。这个义勇感人的故事,在元代被写成剧本《赵氏孤儿》,清代被译为法文,流传国外。在国内流传的即是京剧《搜孤救孤》。
但是笔者所知道的赵氏孤儿藏身处并不在山西省孟县,而是在河北省邢台的赵孤庄。《邢台县志》上记载着“赵孤庄在城西北二十五里处,相传程婴匿赵武处。”四十年前我曾专程游历过此地。
赵孤庄在邢台西北的丘陵地带,西边山岭重叠,东边是是荒岗垒。村子座落在山凹处。古代这里有茂密的松林,隐藏起孤儿赵武来自是很安全的。记得我那次出了邢台城,沿途打听赵孤庄的所在,一路上穿过泉水积聚的冰河,走过纵横交错的沟壑,曲折逶迤,非常辛苦,想当年屠岸贾遍寻孤儿不着,也是可以理解的。
赵孤庄的村民不多,住房多用石块垒成,随山坡高低斜坡建筑,错落不齐,却别有情趣。村南有一块平坦的土地,相传是赵武长大后的练兵场,村民称“校场”。村西有一片山岗坡地,相传是赵武养马的旧址,村民称为“马场”。在“马场”之西,有个高大的山岗,长满荒草杂树,传说那里有赵氏孤儿坟。有这么多传说,所以这小村庄名为赵孤庄。
邢台在历史上确实与赵氏有关系。春秋时,邢台属晋公管辖。后来,赵氏孤儿的后世子孙建立襄国,就建都邢台。进入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赵国建都邯郸,所以邯郸也有关于赵氏孤儿的古迹和传说。
战国时期,赵王在邯郸为营救孤儿的韩厥、程婴和公孙杵臼立祠。到明代万历年间,建了“三忠祠”;清乾隆时更名为“三义祠”。为纪念赵国的贤臣蔺相如、廉颇、李牧和赵奢,乾隆又修建“四贤祠”;其后,将“三义祠”和“四贤祠”合并,建为“七贤祠”。“七贤祠”作为历史古迹,是邯郸的一处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