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2000年11月12日 星期日

Media999 ad



中新专著>民俗篇>玩赏

祭敖包与敖包相会



  词意恳切,曲调悠扬的蒙古族民歌“敖包相会”可谓家喻户晓,童叟皆知。不论是听着它或是唱起它,总能把人的思绪带到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想象着钟情的男女正骑着骏马到敖包去幽会。许多人都以为敖包一定是专门接待情人们会面的蒙古包,是处美丽幽静,富于浪漫情调的地方。

  其实,敖包并不是蒙古包。敖包又叫“脑包”,是蒙古语“堆子”的意思。内蒙古的草原广阔无垠,四面望去,天苍苍,野茫茫,天地相连,无山无河为记,牧民们为辨明方位和界限便在茫茫的草原上垒石为记,谓之敖包。以后年复一年,敖包逐渐演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的场所。

  敖包有用石头垒起的,也有用柳条围建的,内蒙古处处都有;富裕人家还有自设的“家脑包”。各地区敖包的形成大体一样,即在草原的高丘上堆积石头为台,台基分大、中、小三层,重叠成圆锥形。其数目各地不等,有的单独一个敖包,有的是“敖包群”。敖包群有的并列,也有的呈放射状;中间大的为主体敖包,上面插有挂经旗的杆子,各小敖包上都插着树枝,祭祀时在树枝上挂上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

  每年夏季,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牧民们要举行祭敖包活动。祭祀仪式十分隆重、严肃、热烈,几十里远的牧民都要坐着勒勒车或骑着高头大马,捧着祭品赶来。在有条件的地方,还请活佛和喇嘛,穿起法衣,戴上法帽,摆成阵势,焚香祝祷,诵经念咒。当活佛发出祭祀开始的经令时,法号奏出深粗犷的音调,众喇嘛和牧民民双手合十于胸前,虔诚地念祀为祭。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

  礼仪结束后,是蒙古人喜爱的赛马、摔跤、射箭活动,又叫“男人三种玩”。到了晚上,夜雾似轻纱飘荡在草原上,人们围坐一起开怀畅饮,品着奶茶,吃着牛羊肉,老年人拉起马头琴;青年男女则避开人群,溜到草丛中,谈情说爱,倾诉衷肠,相约来年。这就是所谓“敖包相会”。

  这些都是早年时候的情形了。据说现在祭敖包被丰富多彩的“那达慕”大会(即交易会)代替了。年轻人谈情说爱也不必一年一度相会敖包。但敖包在草原上仍随处可见,也经常有人为之添石祭拜,不过这多是慕名而来的游人和外国人了。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电讯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Media999 a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