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院在清朝最早叫茶园,那时听戏只收茶资,不卖戏票;到民国时代改称剧场、剧院或戏院。
前门大街路东广和楼是北京外城最早的戏院。京剧科班喜(富)连城社,从1900年起长期在这里演出。每次演出前,常有许多观众在门口看着那些穿青衣戴小帽的科班学生排着队来演出,有的还能叫出队伍里演员的名字:“袁世海”、“李世芳”……小演员演得很认真,观众看着也高兴。那时演戏没有海报,常常白天把道具摆在门口,让群众知道今儿晚上演什么剧目。戏院的设备很陈旧,最初楼下的座位都是长条桌子、大长板凳,竖向舞台放置,看戏的人坐下后得侧着身子看戏,两廊的散座则是横着放的长凳。1914年以后才改成横排靠背长椅,椅背后钉着带框的木板,可以放茶碗。
在前门大街西侧繁华的大栅栏里有过五座戏院。最西头邻近观音寺路北的戏院叫做广德楼,它和大栅栏中间路南的三庆园都是类似广和楼那样的老戏院。著名演员程长庚、余三胜、梅巧玲、汪桂芬等曾在广德楼演出,谭鑫培、路三宝、贾洪林、余玉琴等曾在三庆园演出。后来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也在三庆园长期演出。在大栅栏中间路北门框胡同里有一个小型戏院叫同乐轩,它建于1909年,座位只有七八百个,无法演出大型剧目,故经常演出些曲艺杂技,后来改为同乐电影院。在大栅栏东口路北的庆乐戏院,创建于1909年,影响超过上述三个。河北梆子名伶杨韵谱和李连云就在这里演出了《茶花女》、《血海深仇》等新戏,名噪一时。1939年以后,李万春组织的鸣春社在这里演出机关布景戏《天河配》、《济公传》等,舞台上灯光变幻,使观众耳目一新,上座率很高。李万春还从上海请为武生演员,在这里演出火爆非凡的《三本铁公鸡》等武戏,自始至终一直开打,最后由李洪春演出《走麦城》等红生戏作大轴,吸引了很多观众。
在大栅栏东口路南粮食店内还有一家中和戏院,也创建于清沫,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长期在这里演出;1938年尚小云创建荣春社后,也长期在这里演出。1931年9月18日晚上,艺术大师梅兰芳在这里演出他的拿手好戏《宇宙峰》,张学良将军出席观看。戏演到半截,副官来到张学良将军向边耳语;张学良神色紧张,匆匆退席。当时梅兰芳也觉察到台下观众忽然走了一片,不知何故;第二天看报才知道是夜里日军进攻沈阳北大营,发生了“九·一八”事变。
在大栅栏对过鲜鱼口内有一座北京有名的戏院,兴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叫“天乐茶园”,后来改名华乐园、华乐戏院。著名京剧演员杨小楼、郝寿臣、高庆奎、尚小云、金少山、马连良、张君秋、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佰、言菊朋等都在这里演唱过。1930年,富连成科班一度在此演夜戏;1936年富连成科班退出广和楼,只在这里唱日戏,上座始终不衰。1942年华乐戏院隔壁的长春堂药铺失火,延及华乐戏院,烧掉了富连成科班的全部布景和戏装,该院遭受严重损失,只好停业。
在珠市口路南有一家戏院叫民主剧场,建于1912年,是中日两国合资经营的,当初叫开明戏院,造型和外面门脸都仿照外国戏院。京剧名伶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以及号称“评剧皇后”的白玉霜等常在这里演出。擅长昆曲的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寒云偶尔在此票演一场昆曲,观众人山人海,路为之塞。
城东吉祥茶园,位于东安市场北端,是光绪末年内廷大公主府总管事刘燮之出资兴建的。刘交海甚广,他能够约来名望极高的梅兰芳、余叔岩、杨小楼等艺术大师演出,因此提高了吉祥戏院的声誉。有一次余叔岩在此演出《搜孤救孤》,开演前大雨倾盆,可是场内依然客满。长安戏院在西长安街,建于1933年,为当时北京“道德学会”坛主段谋出资兴建;因地处西单闹市,交通方便,一直是理想的京剧演出场所。
(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