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天安门,笔者不禁想起当年漫步在天安门城楼下欣赏华表和留连于金水桥畔的情景。
天安门前的那对华表,系由汉白玉雕成。说是玉,其实只不过是一种俗称大理石的岩石,因其盛产于云南省大理,故而得名。古称“点苍石”,又称“寒水石”,把这种大理石归入玉类,实属名不符实。但大理石质地确实纯正,其色洁白,粒子结构均匀,一经雕琢磨光,色泽清润,细腻素雅,因而可作优良的石雕装饰石和高级的建筑材料,古今中外都对之极为重视。
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系明朝初年雕成,原来只作宫门前的装饰物,表示庄严伟岸而已。在挺拔的华表柱身周围雕有盘龙,顶端有承露盘,再上面有一只蹲着的狮子模样的“望天狮”。天安门前的这对华表的“望天狮”是面南蹲立,表示盼望出外游山玩水的君王早日归来,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望君归”。天安门里也有一对华表,上面的狮是面北而蹲,这是希望君王不宜沉缅于宫禁中的淫逸,而应出去考察民间疾苦,故人们称之为“望君出”。
华表侧畔的金水河,是当年笔者每去中山公园后必定要在这里漫步一番的地方。这里,宽敞豁达,令人心旷神怡。
金水河俗称石壁河。天安门前面的河叫外金水河,午门以里的河则叫内金水河。内外河上面的桥统称为金水桥。内金水桥有五座,外金水桥有七座。天安门前面的金水桥是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所建。
假如有人细心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七座桥上的玉石栏杆全都不尽相同。中间的桥是蟠龙雕花柱,桥面最宽,当皇权统治中国时期,此桥称为“御路桥”,只限天子行走。“御路桥”两旁的叫“王公桥”,只许宗室亲王行走。“王公桥”左右的叫“品级桥”,准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行走。至于在太庙(现称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门前的称为“众生桥”,则准许四品以下的官员行走。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它是紫禁城的正门。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与“受命于天”之意。当年承天门只是三层重檐木结构牌楼,楼正中悬有“承天之门”的匾额。此楼于1451年毁于火,1465年又重建,明未时复毁于兵火,直到清顺治八年(1651年)又重修,才大体成为今天的式样,并改名为天安门。
天安门总高33.7米。城楼最下面是两千余平方米白玉石须弥座,座上是高10米的红色墩台,墩台的砖每块重达48斤。墩台上面就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了。城楼大殿东西宽九间,南北深五间,用“九、五”数字,是取登帝位者则为“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含意。
天安门城楼,从前是帝王颁发诏书和举行大典的地方,诸如新皇帝即位,册立皇后等都在城楼内举行,以昭告天下。但含有极大讽刺意味的是,在天安门城楼颁布的最后一道诏书,却是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皇太后颁布的溥仪退位诏。
天安门是皇帝出入宫禁的必经之路,倘皇帝“御驾亲征”,这时就要在天安站前祭路,祈求神灵佑护。每逢派大将出征,皇帝就亲临城楼,举行送行仪式。
一百年来,天安门也和中国人民一样,受尽了欺凌与侮辱。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天安门城楼曾被炮轰,有三颗未炸的炮弹嵌在城楼西边的木梁上。天安门也有过轰轰烈烈的业绩。“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时爆发的。1919年5月4日,几千学生在这里集会,反对中国代表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汹涌澎湃的浪潮很快就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运动。此后的“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也是和天安门的名字联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