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城北京,曩年拥有大小庙宇数百座,而祭祀活动最盛者,莫过于广安门(元时称彰义门,明清时称广宁门)外的“财神庙”。
顾名思义,“财神庙”即供奉财神庙宇。所谓财神,即迷信者谓为主管财帛的神,传说本是兄弟五人,唐末已有香火,庙号“五通”。宋徽宗大观年间赐庙额曰“灵顺”。宋代由侯加封至王。因其封号第一字为“显”,故又称“五显公”,其庙称“五显财神庙”。人间对他们的恭敬与虔诚,大大超过了其他神佛。其所以交了如此的好运,无疑是沾了“财”字的光。
北京昔日的五显财神庙,每年开庙两次,一次为农历的正月初二,另一次为农历的九月十七日。每届开庙之期,倾城往祀,商贾尤多。
正月初二的庙会蔚为大观。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为争取第一个进入庙门,抢到给财神爷烧头柱香,午夜里便徒步或坐马车及“趟子车9一种可供多人乘坐骡车或驴车)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广安门城楼下;虽然冻得鼻流清涕,浑身瑟缩,却毫无怨言,仍喜笑颜开,耐心等待。清晨6点钟城门一开,香客们便潮水般地涌出去,卷起一片遮天蔽日的尘土,浩浩荡荡地向着财神爷的圣灵之地进发。陆陆续续地拥挤到庙门前、庭院中、石阶上、大殿里;人人手里执着一股香,急切地盼望着早些焚在香炉中,好让财神爷早点儿领受自己的香火,保佑自己发大财。一股股的香把3尺多高的青铜香炉插得严严实实,熊熊的火焰窜起一尺多高,一缕缕袅袅青烟伴随着一声声古雅而浑厚的磬声,在大殿的前后左右飘来荡去,致使远看各尊神像及雕梁画栋都是朦朦胧胧的,恍如置身于洞天福地,大有飘飘欲仙之感。
香客们沐浴在缭绕的香烟与悠扬的磬声之中,依次排在蒲团上磕头如捣蒜,无不感到莫大的慰藉。大家坚信不疑的是:如此虔诚之举,定然会换来财神的荫德。其实,立竿见影发了横财的倒是庙祝(旧称神庙里管香火的人),此种人除靠大批卖香获利外,还神乎其神地说,倘将神前纸锭揣回家去,日后即可得十倍于纸锭的钱钞。这种颇有诱惑力的宣传,往往使愚昧无知的男女香客毫不吝惜地将钱施舍给庙中,换得一串银色的纸锭,如获至宝,小翼翼地揣回家去,期待着有朝一日大发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