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后闽:
   海南文昌人,80年代初进入中新社香港分社,主要从事台湾新闻采编工作。

  1999年"9.21大地震"期间专程赴台湾震区采访,著有《目击台湾大地震》等书。现任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高级编辑。

  

 后闽自述:新闻生涯中的“实战”感觉

  1999年9月30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在十点三十五分抵达香港赤(左鱼右立)角新机场。八天的采访行程告结束。

  这次台湾发生本世纪末特大地震,消息传来,中新社香港分社按照总社领导的指示,立即决定派梁玉骥、王顺和我赴台进行现场采访。梁、王两人地震当天(九月二十一日)下午七点之前已分别抵台,我则在九月二十三日夜晚九点五十五分抵台。由于梁、王两人抵台后第二天便直奔重灾区台中县和南投县采访,因此,我抵台后没有与他俩会面(但其间多次电话联系),而按照分社领导意见,留在台北进行采访,直到九月三十日离台。

  这次前后八天的忙碌、紧张采访,所见所闻,感受良深。灾难现场的惨状、救援人员的挖掘,四面八方的援助,场面感人,历历在目。

  这次采访,对我来说,有如下方面的体会与感受:

  首先,这次采访是一次"实战"的机会与考验。因为自从我进入分社以来十多年从事对台新闻报道中,这次是亲临其境进行实地现场采访报道,虽然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初我曾应邀参加"香港新闻界访问团"赴台参观、考察台湾年底"三合一"选举,但这次的任务却与前次完全不一样,整个报道要求做到快、准、真。因此,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磨练机会。

  其次,虽然赴地震灾区采访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性,但临行前刘北宪社长和李伟副总编语重心长的谈话,却使我深感这次赴台身负的重任,因此,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考虑个人生命安危反而少了。九月二十七日傍晚七点左右,台北市发生一次余震,当时我正在饭店房间赶着写稿,突然发现台子旁边的台灯轻微摇动,这也可说是我生平第一次感受到地震。

  第三,同行之间相互支援很重要。这次赴台采访由于时间仓促,临走时我平时积累的有关资料都来不及带去。幸好到台北后,我及时与相识的台湾《工商时报》记者梁宝华联系,并透过他的同事程玟、斐伟帮助,送给我一本台湾各级机关"新闻联系人员名册",该书由台湾"行政院新闻局"编印,内中有全岛各重要机关和重要公司负责人的联系电话,有了这本"名册",给我的采访工作带来很大方便,使我能第一时间采访或询问台湾电力公司、台湾气象局、台北"故宫"、"交通部观光局"、以及"财政部证券暨期货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另外,由于外出采访繁忙,在中秋节连续三天假期即将结束,台北股市将于九月二十七日重开之际,《工商时报》的斐伟主任还在二十六日傍晚给我传真来一份"财政部"有关对股市重开采取相应措施的新闻稿,给我的报道提供了及时的资料。所以,我认为同行之间的协助、支持与帮忙是很重要的(听说梁玉骥副总编这次不少图片也是托《中国时报》帮忙而及时传回港分社的)。临离开台湾前一晚,我特别打电话向梁宝华、程玟、斐伟三位道谢,并希望他们有机会多来香港采访。

  第四,这次采访期间,我共发稿二十五篇,其中包括综述三篇、专访四篇、快讯四篇等。采访过程紧张,为了及时报道,除了外出实地采访外,我还随时注意台湾三家电视台直播的当地震灾现场报道,以便争取第一时间将情况向分社反映。为了写综述稿,有二、三个夜晚我写到下半夜二点才入睡。另外,稿件在台湾传真回香港,饭店每传真一张收费新台币一百五十元,但在街边的"七 .十一"便利店一张收费才新台币一百元,为了节省这一开支,除头一、二天在饭店传真外,其后数天我都宁愿多跑七、八分钟到"七十一"便利店传真。整个采访期间,我大约传真五十张,这样算下来,也就节省新台币二千五百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