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娱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红色经典"屡遭"恶搞文化" 专家斥为"败德行为"

2006年08月11日 17:46

    漫画:如此“恶搞” 甘肃兰州一名语文教师的儿子这样描述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因为没钱买房,王母娘娘不让他和织女结婚;他一气之下下海经商,后赚得百万资产,买了一辆鹊桥牌轿车去接织女。如此“恶搞”令人瞠目结舌。 中新社发 李华 作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八月十一日电 (记者 周兆军)不知从何时起,不断更新的互联网辞典上又多了一个动词:“恶搞”;一个名词:“恶搞文化”。今年,“恶搞”随着胡戈改编陈凯歌的《无极》而红极一时,《闪闪的红星》、《铁道游击队》等“红色经典”也成为“恶搞”的对象。

  不久前的“胡戈PK陈凯歌”,网民们几乎一边倒地站在胡戈这一边,也许正是在这种舆论压力之下,陈凯歌最终放弃了与胡戈对簿公堂。而恶搞红色经典似乎是触犯了人们的道德底线,不仅引来众多专家、学者的口诛笔伐,很多网民也不认同。

  针对网上“恶搞”成风,光明日报社昨天专门举办了一次专家座谈会,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明振江作为恶搞的“受害者”出席。

  明振江做梦都不会想到,八一厂的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竟然成了房地产商潘石屹的儿子,整日做明星梦希望挣大钱,还要参加央视的青年歌手大奖赛。这部网络“恶搞”短片《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令明振江极为气愤,他认为这种“恶搞”行为侵害了八一厂和相关创作人员的权益,甚至触及到法律层面的问题。

  不仅是潘冬子,雷锋也成为多个版本的“恶搞”对象,有人要拍电影《雷锋的初恋女友》,网上“雷锋的二十条死因”引来笑声一片。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说,“恶搞”红色经典,会伤害国人的感情。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更加言辞激烈地认为,“恶搞”红色经典属于“败德行为”。

  与大多数座谈会一样,光明日报社组织的这次座谈会并不是一次辩论会,因为与会的专家都是“反方”,都主张应该有效地抵制“恶搞”风潮,会议的主题就是“深刻揭示‘恶搞’形成的根源及其负面影响”。

  这次座谈会进行了网上直播,一些网友在直播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网友认为,应该做的是对主流价值观进行反思,而不是封杀不一样的声音。“恶搞”并不是洪水猛兽,真正可怕的是“恶堵”。根据一家网站的调查,近百分之七十五的网民反对“恶搞”红色经典,但大多数人也不同意用“封杀”这种蛮横的手段。

  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很多人如果想反对什么事,经常以“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作为最有力的论据。而在大行其道的“恶搞文化”中,“八0后一代”是传播与被传播的主力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祯长期从事青少年问题研究,她没有人云亦云地感叹“一代不如一代”,而是提醒人们,应该从文化背景、社会背景、青年成长的背景来探究“恶搞”被年轻人追捧的原因。

  “我们的传统教育面临挑战,不承认不行。对红色经典的解读,比如有的孩子讨论《白毛女》,说杨白劳借人家的钱凭什么不还,这种视角观察问题并非一点道理没有”。在网络时代,如何引导青少年融入社会主流价值观?陆士祯说,控制性的手段不行了,必须要转换一些方式。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