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社会·法治 军事·科技 财经·消费 教育·健康
文化·娱乐 体育·休闲 奇闻·趣事 港澳·台侨 播客·网摘
中新网电视 访谈
东北亚电视网 专题
当前位置:中新视频 -> 港澳台侨 -> 正文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圆梦”之路
2011年09月08日 18: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独立学者”大闹世行行长记者见面会
  • 女贼写“偷窃笔记”总结经验
  • 林书豪进攻遭“包夹” 血染赛场
  • 4名90后发布虐狗照 当事人称很酷
  • 1.5万大学女生素颜照曝光被选美
  • 为争夺“男友” 十岁女生决斗身亡
  • 90后大二学生结婚领证 网友力挺
本视频内容版权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任何网站与个人不得转载使用

  2011年9月6日,北京市东直门内北小街的一处空地上,坐满了从世界各地专门赶来的华侨华人。这天,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了奠基仪式,为了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他们有的已经从青丝盼到了两鬓斑白。这个即将建成的博物馆,牵动着老华侨们最深沉的情愫,也诉说着他们及其前辈们一生的命运。

  (同期)

  2011年9月6日,北京市东直门内北小街的一处空地上,坐满了从世界各地专门赶来的华侨华人。这天,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了奠基仪式,为了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他们有的已经从青丝盼到了两鬓斑白。这个即将建成的博物馆,牵动着老华侨们最深沉的情愫,也诉说着他们及其前辈们一生的命运。

  (同期)

  郑添文(当时我就经营中国的货 中国帮助我 我要什么货就给我什么货 我有钱赚 要把储蓄回报嘛(奠基了你的心情怎么样 )很高兴 年轻了十年

  (正文)

  今年已经90岁的华侨郑添文夫妇,十三四岁就去了新加坡,为了博物馆的馆舍修建,特地捐献了100万人民币。 其实,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第一位捐资人,是著名爱国侨领、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1959年,在陈嘉庚倡议下,中国第一座华侨博物馆,厦门华侨博物馆建成,所需37万元人民币的基建费全部由华侨华人及社会筹集,陈嘉庚一人就捐了10万元。1960年,87岁的陈嘉庚先生自知将不久于人世,生平最后的愿望就是在北京建立全国性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并率先捐出人民币50万元,当时这笔捐款足够一个人生活5000年。但是种种原因,这个提议暂被搁置。上世纪90年代初,建馆议案获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批准立项建设。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立项,半个世纪的梦开始一点点变成现实。

  (同期)

  新南威尔士大学 副教授 徐 放(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华侨 我也在大学里面做教授 对于很多海外华侨来说 他们更倾向于一些传统风格的 传统符号 有隐喻的东西在里面 沿街面我们做成了北京四合院的形式 后面部分就完全按照现代功能的要求 来做这样一些设计)

  (正文)

  目前,中国内地的华侨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已有10余家。中国华侨历史博物是中国建设的首座国家级华侨历史博物馆,也收集了题材最广、价值最高的华侨华人文物。华侨华人当年用过的航海旅行箱,见证了飘洋过海的艰辛;在古巴签订的劳工合同,诉说了一段难艰辛的往事;中国女足获得1999年世界杯亚军时候全队的签名,记录了炎黄子孙在海外的喜悦;澳洲百年纪念勋章,则浓缩了一段华侨华人的奋斗历程。

  (同期)

  陈帆 澳大利亚昆士兰中国人协会 荣誉会长(我到了澳大利亚以后 当时在澳大利亚华人社区 有各种不同的华人团体但是就缺少一个从大陆来的团体 我们就首创成立了 澳大利亚中国人协会 把来自大陆的中国人凝聚在一起 我把(勋章)放在博物馆让大家看到 我们中华民族对整个世界的贡献)

  (正文)

  截至目前,华侨博物馆捐赠人已经达5000人,无偿捐赠文物超过万件。许多华侨华人还是多次捐赠,为了这些珍贵文物,辗转多方,倾其所有。今年74岁的新加坡华人收藏家黄兴先生,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了《陈嘉庚谦益橡胶公司的章程和条例》,这是40年前黄先生用将近一栋洋房的价格买下来的,几乎用了十年时间才还清债务。黄先生介绍,这个文件最珍贵的地方,是上面的签名用的陈嘉庚先生的原名:陈甲庚。

  (同期)

  黄兴 华人收藏家(我捐了三次了 一共有一千五百件 告诉你吧 不怕丢脸 (当时)借钱买的 此一生今天是最光荣的一天 也是最高兴的一天)

  (正文)

  《金山之路》的作者、美国华人收藏协会秘书长招思虹近年来因致力于“把祖国散落在海外的历史带回家”,而被旧金山侨界誉为“文物挖掘机”。当日,她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了孙中山先生1924年录制的演讲唱片、孙中山用过的圆木凳等珍贵文物。近年来,她征集并带回中国的文物史料已超过三千件。

  (同期)

  美国华人收藏协会秘书长 招思虹(刚才那一个凳子 是我在一本书上面看到 孙中山在一九零几年在唐人街演讲 曾经去过一个百年老店 很多人都说里面的东西已经扔掉了 我就很有一种失落感 后来我就接近那个老板 打动了他 他带我去(地下仓库)里面看 结果我在那里用了六个礼拜 每个礼拜拉走他一车垃圾 很窄小的楼梯 一袋一袋垃圾往外搬 只能用这个腿顶着往外搬 顶到最后一天 终于看到一个凳脚 我就一拉 上面还有一个柜子 往我身上压 结果就遍体鳞伤 )

  (正文)

  为了寻找这些文物,招思虹女士花光了自己的存款,随着《金山之路》读者团队的建立,力量才逐渐壮大。辛亥革命成功之日,孙中山先生在美国丹佛市入住房间的签名影印件,也是招思虹团队此次捐赠的一件重要档案。

  (同期)

  招思虹(海外华侨文物)肯定是 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在我视线范围内发现的 我绝对不会让它们流失 我们这个团队是自发性的 有可能的话(中国官方)要多外出 到海外去征集一些华侨文物 如果中国政府出去的话 那个影响力更大)

  (正文)

  在陈嘉庚先生当年写给政府的申请批复信件上,他所设想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长宽各60丈、高四层,建筑费若干由自己负责”,半个世纪过去,现实比他的设想要更加圆满。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总投资为2.2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家投资为1.9亿元。征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设规模12700平方米,预计将在2013年建成。建成之后,将是一栋融合了传统元素的现代博物馆,并免费对公众开放。

  (同期)

  黄纪凯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筹建办公室 副主任(这个工程不仅是建房子 更重要的是我们海外侨胞 一个感情和文化认同的窗口 最终华侨博物馆应该建成海外侨胞 国内归侨侨眷的心灵家园)

  字幕: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华侨华人历史文化遗产,9月7日,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华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而不少捐赠人已经开始相约,在两年之后的开幕仪式再次见面。

  编导 杨茜

  摄像 胡星

【编辑:李越】
更多
分享到开心网
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分享到中新空间
中新空间

分享 关闭

  • 广西柳城华侨农场组织开展职工互助保障计划
  • 安徽3名贫困大学新生获华侨捐资助学
  • 中国藏学家活佛代表团与在韩华侨华人留学生座谈
  • 新华侨报:日本“河童厨具街”的菜刀文化
  • 意大利米兰华侨华人工商会组团赴瑞安考察访问
  • 陈正华:用一生写就的爱国华侨史诗(一)
  • 广东阳春市华侨农场改革解困发展工作稳步推进
  • 菲律宾前驻华大使周清琦访南通 参观华侨博物馆

跟帖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视频

  •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奠基 无偿捐文物逾万件
  • 旅非华侨捐赠长春万件非洲艺术品
  •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广州召开
  • 华侨华人蓝皮书:华商财富分布向发达国家转移

视频精选

  • 香港欲自杀男子企图袭警 被连开6枪制服
  • 学生拿扫把痛殴老师 同学围观叫好
  • 台高中女生为买手机卖身援交
  • 20岁少女误信高薪广告遭囚禁被逼卖淫
  • 澳门向居民发放现金补助 缓解通胀压力
  • 南玛都登陆台东 强劲风势吹翻行驶车辆
  • 男子用玩具子弹射击男童下体并将其虐杀
  • 香港私家车明年可赴粤“自驾游 ”
  • 男子偷拍少女裸照 命其免费提供色情服务
  • 高中生沉迷网游写下杀人计划砍杀父母
  • 路瑗跨敳鎴樺箷鎷夊紑锛氭纾婅兘鍚︿笉璐熶紬鏈涳紵鈥
  • 路涓浗90鍚庢憚褰卞笀濡備綍鎷夸笅鍥藉鍦扮悊鎽勨
  • 路鎴戞暍鎵撹祵锛佽繖涓憾娲為噷鐨勭鐞冨満瑕佺伀鈥
  • 路闈炴硶鍩硅鏈烘瀯鑰佸笀琚寚鎵撳鐢 鏁欒偛閮ㄢ
  • 路銆婂摢鍚掋嬭鐢熷搧鐩楃増鐚栫崡 鐢靛奖鍏ㄤ骇涓氣
  • 路5閮ㄤ綔鍝佽幏鑼呯浘鏂囧濂栵紒棰佸鍏哥ぜ鍗佹湀鈥
  • 路瓒充唬浼氬皢浜8鏈22鏃ュ彫寮 灏嗛変妇瓒冲崗鈥
  • 路鏃呯編澶х唺鐚滆礉璐濃濆揩婊4宀佸暒锛佸皢浜庘
  • 路杩15鍏嬫媺绮夐捇鐜懓鑺遍瓊灏嗘媿鍗 浼颁环6鈥
  • 路涓浗鐞冨憳娆ф垬鍐嶇牬闂 姝︾鑷瘉閰嶅緱涓娾

视频点击排行

  • 朝鲜电视台公布金正恩骑白马驰骋...
  • 美军袭击致伊朗高官身亡
  • 澳大利亚山火烟霾飘千里 新西兰...
  • 巴格达机场遭袭前 美军抵达科威...
  • 美军击杀伊朗高级军官 华盛顿...
  • 超硬核!2020年海军陆战队宣...
  • 伊朗各界谴责美国实施恐怖主义行...
  • 扣人心弦!多国女选手绝壁攀冰
  • 郭德纲再当“师爷” 弟子高鹤彩...
  • 舰载机起降山东舰画面曝光:歼1...

趣味视频

实拍:“金店女”用水当硫酸威胁吓退劫匪
  • 九岁猫咪竞选美国联邦参议员
  • 奥斯卡最佳影片中小狗的精彩表演
  • 西安女厕现"站立小便器" 如厕尴尬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