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遽闻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老先生病逝,关心台海两岸的我们,不免怅然。从台湾媒体反映,这位被尊称为“辜老”的政商界老人,也是带着无限遗憾而去的。他生前一再呼吁重开两岸会谈,无奈始终不能如愿。
1993年,辜振甫与中国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新加坡举行历史性“汪辜会谈”,签署四项事务性协议,开启了历史上最好的两岸气氛,台湾舆论至今犹津津乐道:如果第二次、第三次汪辜会谈一直谈下去,两岸关系会是怎样的一个面貌?言下之意,两岸至少不会演变成如今的严峻局面。
可惜,历经1996年的台海危机后,尽管辜振甫1998年终于踏上大陆,与汪道涵二度会晤,并且首次进入政治协商,却依然在翌年因为李登辉的“两国论”而断送了汪道涵回访的契机,并从此关掉了会晤协商的大门。
五年多来,两岸关系持续恶化,台湾方面举办“公投”、要”制新宪”,酝酿“改国号”,一再冲撞安定了几十年的“一个中国”框架。
所幸,山不转路转,台湾民意在关键时刻发挥了理性作用,一场空前剧烈的“立委”选举,让几年来不断高涨的绿潮稍稍消退。台湾政治气氛在“立委”选后已经丕变,露出令人稍感乐观的曙光。
国民党副主席、“立法院”院长王金平日前公开表示愿意访问大陆,进行“破冰之旅”,就很令人瞩目。
当然,关键问题依然在台湾执政者是否愿意面对现实,真正回到“92香港会谈的基础”。那“基础”其实就是一个中国。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元旦谈话,说“愿意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不能说不是善意。
哲人其萎,台湾如今失去了辜振甫,汪道涵也是耄耋之年,两岸要再找到如此登对的“白手套”,看来不易,但是,台湾的“国家统一纲领”既然“没有废除”,两岸沟通的平台还在,躲在白手套后面的政治豪杰,或许应该认真地让自己面对新局,亲自为两岸百姓的和平开创一个未来,不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徒添浩叹。
文章来源:《联合早报》社论 文章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