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新华社特派伊拉克记者报道,中国将派遣6名武警,于近日从约旦首都安曼出发,护送中国驻伊外交官前往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2月6日,新华社播发的《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复馆小组将于近日返伊》一稿中说:“鉴于伊拉克目前形势,并参照国际上许多国家驻外使馆派驻有安全警卫人员的通行做法,复馆小组将包含6名警卫人员。”
这是我国第一次派警卫人员到国外,保卫本国使馆馆舍和外交人员安全。
6名神秘的警卫人员,格外引人注目。6名警卫人员全部来自武警反恐特战队,有的精通射击,有的精通擒拿格斗,有的精通防化、防爆等技能。
6名驻伊使馆复馆小组的警卫人员,全部来自武警北京总队某支队。在他们赶赴伊拉克前,记者对他们进行了独家专访。
本次赴伊拉克执行安全警卫任务的负责人,是一位武警中校警官。他1983年入伍,曾于1984年和1999年两次参加国庆阅兵,历任中队长、训练股长、副参谋长和副支队长等职。
1997年,武警部队组建第一支特种作战部队时,他参与组建和试训。上级在审查意见中,对他的评价是“具备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身边战友对他的普遍看法也是“一个具有机敏头脑、清晰思路的优秀军事指挥员”。采访他时,给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镇定与谦和。
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中级警官,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十分满意”。“在党和军队的培养下,我从一个农民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共和国警官,我非常知足。”这位警官在北京有一个美满的三口之家,“在家里,我女儿最支持我的工作”。提到这次任务,他说:“军人嘛,本来就要随时做好执行任务甚至流血牺牲的准备!”
接受记者采访的另一位警官,是一个身高1.8米的小伙子。厚重的冬装,遮不住他健壮的身体。这位从武警特警学院特战指挥专业毕业的小伙子,举手投足间都显出一股灵气,一双大大的眼睛有神而明澈。尽管他只是中尉警官,却已有10年兵龄,历任特战队员、特战排长和特勤中队的副中队长,精通侦察和射击。
除这两位警官外,另外4人全部是久经沙场的战士。他们是同一个特战排里的特战队员,他们都参加过实战演习,圆满完成过多次任务,具备比较全面的素质和专长,有的精通射击,有的精通擒拿格斗,有的精通防化、防爆等技能。说到去伊拉克执行这次安全警卫任务,他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官兵们经过专门培训,设计了多种复杂情况下的处置预案,执行任务将全副武装,确保在必要时能进行自卫。
关于他们的行程,官兵们告诉记者,他们在约旦首都安曼与复馆小组外交人员会合后,将根据复馆小组的统一部署,从约旦进入伊拉克。
他们将担负行进途中,馆舍驻守和随身警卫等多项安全警卫任务。据他们目前掌握的情况,从约伊边境到巴格达有1000多公里,路途中的情况十分复杂。
为了更好地完成安全警卫任务,出发前,官兵们都经过了专门的培训,掌握了很多伊拉克的风土人情和驻外警卫工作常识,并设计了多种复杂情况下的处置预案。他们在护送复馆小组外交人员途中、在我国大使馆馆舍或临时驻地执勤时,都将全副武装,并身穿中国武警部队制服。
这位负责人还说,按照国际惯例,派警卫人员到国外,保卫本国使馆馆舍和外交人员安全,并不是件稀奇事儿,但我国却是第一次。
美国驻在世界各地的大使馆,都有美国海军陆战队派出的特种部队队员,担负安全警卫任务。这些武装人员一般不会“出手”,只有当外交人员或使馆馆舍受到“严重威胁”时,才会进行必要的反击。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这次向驻伊的复馆小组派遣警卫人员行动,只能算是一次“内部安全警卫”,只不过地点是在伊拉克而已。
对于赴伊执行这项特殊任务的时限,官兵们都表示目前还不太清楚,“要根据伊拉克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任务的需要而定”。但他们都认为,最短也不会少于1年。
为此,官兵都做好了长期在伊拉克执勤和生活的准备,并通知了家人。由于随身携带的行李十分有限,他们只好共同带上一个照相机,准备把大家在伊拉克执勤、生活时的照片留下来,执行完任务带回国留念。
官兵们从去年开始,就进入了“战备”状态,不能与外界任何人接触,就连春节,也在紧张的训练中度过。
2月5日,执行这次特殊任务的武警官兵,接到次日出发的命令。当晚,他们与其他战友进行了会餐。
6日清晨,他们按时与其他战友一起出完早操后,开始做出发的准备。
6日上午,武警部队有关领导来到官兵们的驻地,看望并鼓励他们要为国家、为军人争光。随后,他们每个人都从训练场上抓了一捧土,装在一个小瓶子里。战士们笑着告诉记者:“我们要把它带在身上,等到了伊拉克,这可就是名副其实的祖国土了!”
中饭后,赴伊拉克的官兵们身穿便装,戴着大红花,在部队全体官兵的夹道欢送下,登车前往首都国际机场。上车前,他们与战友们紧紧拥抱告别。
前往机场的路上,官兵们告诉记者,2003年9月,他们就受领了这项任务。部队按照组织程序,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考评和政审。原计划去年就走,结果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但他们都进入了“战备”状态,集中住宿、集中管理、集中训练。今年春节,他们也在紧张的训练中度过。
在机场,记者看到陪同他们一起前往约旦的外交人员,将一个又扁又薄的木箱,郑重地交给官兵们携带。原来,这里面装的就是将悬挂在中国驻伊大使馆门口的中国国徽。在外交人员的通道口,6名赴伊拉克的中国军人,在送行官兵“一定为中国武警争光”的告别声中,踏上了征程。(来源:中国青年报文/中国青年报记者李健 新华社记者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