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航天商业化调查:美国推进民用航天事业的私营化

2003年10月20日 08:44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欧盟在航天业发展初期即有美国的军事庇护,所以一直走商业化的道路,在研发和发射上都恪守市场原则;由美国政府主导的NASA也一直坚持航天器制造私营化,但重大事故使人怀疑:纯公司行为能否保证航天任务万无一失?

  NASA本是航天私营化的急先锋,但在“哥伦比亚号”事故后被人诟病为对参与航天业的企业管教不严。不过,看着“必胜客”乘坐俄罗斯火箭升天,NASA难免心跳耳热,毕竟航天领域的商业化味道还是挺馋人的

  航天私营化重新诱惑NASA

  作者:本报驻华盛顿记者毛磊

  美国航天的荣耀与挫折,往往由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专享,而企业发挥的作用往往被忽视。事实上,美国的卫星、火箭、探测器甚至航天飞机,几乎均为私营企业制造。在美国民用航天起步阶段,私营企业就活跃其中--至今美国航天事业虽仍是政府主导,但企业的分量越来越重,甚至有智库的学者鼓吹民用航天彻底私营化。不过,“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后,有关航天私营化利弊的争论在美国又引起波澜。

  NASA就是最大发包商

  1958年,NASA成立前,美国太空研究主要立足军用。但从一开始,美国政府的指导思想就很明确,那就是要与企业界合作进行民用航天技术的研发。绝大多数航天装备,都是通过政府与企业签定承包合同的方式,由私营公司而非政府部门生产。官企携手使得政府能够以合同方式,通过投资分配来引导航天业发展方向,培育市场;全面吸引企业参与,也使工业界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等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NASA近年来的年平均预算约在150亿美元左右。这块“蛋糕”绝大多数都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切给私营承包企业。2002财政年度,企业共从NASA获得133亿美元,占其预算总数的85%。可以说,NASA是美国私营航天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最大买主,不少企业靠此就可以活得很不错。

  如果仔细看NASA2001财年的采购报告,就能使人对美国政府如何引导企业有更直观的了解:该财年,NASA采购总金额为127.5亿美元,其中92亿美元或者说72%直接流向私营企业;企业获得的采购合同中,高达57亿美元是通过竞标的方式发放的;小企业共获得16亿美元的采购合同;获得采购合同的企业遍布全美所有各州;前100家最大的私营承包企业,获得采购合同金额最少的也超过732万美元。

  解体事故质问私营化

  美国民用航天事业的私营化步伐在20世纪90年代大大加快。“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家战略重点发生转移,加上政府面临财政紧缩压力,导致NASA预算吃紧,90年代中期开始甚至一度逐步下降--在克林顿政府的支持下,NASA把私营化作为工作重点,视其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控制预算的灵丹妙药。

  这一新思维突出体现在航天飞机的运营和管理上。1996年,经过一番酝酿,NASA把数十个承包合同捆绑在一起,交给新成立的“联合太空联盟”。这家私营公司由美国航空航天业的两大巨无霸--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各出资50%联合组建,总部设在休斯敦,旗下有雇员约1万人。“联合太空联盟”与NASA从1996年到2005年签定的合同总金额高达128亿美元。根据合同,这家公司将负责航天飞机的日常操作与维护、宇航员训练等,NASA只是在关键环节上予以监督。按照NASA的设想,下一步目标则是把航天飞机项目彻底私营化。

  “哥伦比亚号”解体事故给这一做法打上了问号。近年来,对于NASA热衷于私营化的批评不绝于耳:私营承包企业的影响力过大,而这些企业都以赢利为根本目的,首先会考虑经济利益,而非安全等关键因素;NASA对“联合太空联盟”等私营承包企业的监督一直不力;将航天飞机项目私营化使安全标准松懈,最终导致事故也曾成为猜测--负责调查这起事故的专家小组在最后报告中虽然未就此点给出明确结论,但事故之后,可以明显感觉到NASA在私营化问题上的态度变得谨慎起来。

  太空商战之火难熄

  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太空主要是美苏等国家利益集团争夺主导权的战场。冷战后,两个航天大国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上都曾遭遇一些困境,根本原因就是政府无力或者没有动力投资。太空商业化开发可能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最好出路。美国商务部去年底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太空商业开发速度已经超过了军事利用范畴,接近或超过了政府行为--这将是21世纪的新现实。政府的作用未来仍不可替代,但政府也应该看到挑战与机遇,积极扶植新兴太空商业市场。

  20世纪整个90年代,传统商业太空活动持续增长。由卫星发射、通信、全球卫星定位导航和遥感等组成的这4大太空商业领域,2000年的市场规模总额已接近800亿美元,仅在美国就创造了50万个就业机会。

  而新的太空商业市场也初见端倪。到太空大做广告、发展太空旅游等,一直被精明的美国企业所看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IBM等巨头,都已成功地让自己的产品飞上了太空。

  印有“必胜客”比萨饼店商标的俄罗斯“质子”号火箭于2000年7月成功升空,美国富翁蒂托和南非商人沙特尔沃思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以游客的身份乘坐俄“联盟”飞船上天,太空商业开发取得的这些突破,曾被美国人讥为“用火箭换卢布”,但如今现实正促使NASA对俄罗斯的做法进行重新评估。美国航天分析家卡塞雷斯说,“俄罗斯人做的事以前都被认为是遥远的未来,但他们开启的市场现在却成了真正的市场”。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