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5日电 进入金秋的这一周,有两件大事在神州发生:10月11日至14日,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太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作为一本时政杂志,中国《新闻周刊》关注勾画中国未来走向路线图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发展至今,一个明显的经验就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政治与法律体制的改革。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瓶颈是政治与法律体制的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部门利益超越法律界限,所有这些,都使得真正的市场经济秩序难以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从体制上解决全能主义结构的转型问题,使公共权力机构能有效地提供统一性的法律,提供基本公共产品。
  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完善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政治与法律制度、强调依法治国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在政治文明以及党内民主方面做出新的努力;在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方面有新的尝试。这些举措,体现了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也标志着中国改革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经济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
  在外政上,中国全面发动自由贸易攻势。借助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加强中国在地区乃至世界事务中的发言权——中国向全球务实地表明了渴望用经贸内涵充实传统外交关系的愿望。
  除了这些政治生活的大事外,另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事件——堵车,正在从北京向全国蔓延。
  8月7日,在北京市民的记忆中,本来就不畅通的北京交通突然间更加拥堵了。国家“畅通工程”专家组副组长、同济大学教授杨晓光担心,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现在面临的问题,几年后将在中国的中小城市甚至县、镇以下大规模重演。
  在美国,一身肌肉使阿诺从奥地利的乡村走向好莱坞,然后走上美国加州州长的位置。但是要把州长的位子坐稳,还得拿出真本事解决加州迫在眉睫的财政危机,州长阿诺在他的新职位上会做得如何?
  附本期中国《新闻周刊》目录:
  时事新动
  中国全面发动自由贸易攻势……………………………………22
  封面故事
  中国走向………………………………………………………………26
  三中全会:中国改革向深层次发展………………………27
  走向完全的市场经济……………………………………………29
  弥补市场经济的法律缺失……………………………………30
  公民财产权的法律救赎…………………………………………32
  社 会
  时评 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思辨………………………………34
  上海计生政策再突生育底线……………………………………36
  株洲人大代表罢免难题……………………………………………38
  商 业
  郎咸平为何“出局”………………………………………………44
  美国传媒:终结兼并狂潮………………………………………46
  央行“独立”?………………………………………………………48
  专 题
  首“堵”北京…………………………………………………………50
  北京交通拥堵的供需分析……………………………………54
  西“路”取经………………………………………………………55
  天 下
  日本“伊拉克冒险”的政治图谋………………………………56
  州长阿诺………………………………………………………………58
  人民币应诉……………………………………………………………60
  科 技
  诺贝尔奖与核磁共振的不解之缘………………………………62
  城 市
  “修旧”上海……………………………………………………………64
  马勒住宅:“仿佛”模式……………………………………………66
  “除了故宫,没有什么是不能动的”…………………………68
  出 版
  我们到法兰克福只为了见面……………………………………70
  专 栏
  人文学院的价值………………………………………………………72
  中国何时采取浮动汇率?…………………………………………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