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新闻周刊:“媒体大亨”刘波失踪之谜(目录/图)

2003年10月01日 16:37


2003年10月06日出版(总第151期)的中国《新闻周刊》封面

  中新网10月1日电 国学大师的弟子,影视明星的爱人——因《传世藏书》而成为公众人物的文化商人刘波,横跨金融界和文化界的“大亨”、原诚成文化(600681)董事长刘波神秘失踪。

  最新一期的中国新闻周刊推出封面故事称,中国又一个年轻亿万富翁的神话破灭了。

  在诚成文化的鼎盛时期,刘波曾收购了40多本期刊的经营权,包括《希望》、《华夏WATCH》、《华声视点》、《舞台与人生》、《这一代》、《少年文摘》、《中国医药导刊》、《大众电视》、《香港风情》、《多媒体世界》等等。

  但是刘波在短短几年内塑造一个“看上去很美”的媒体帝国,在创立之初,便带有投机的色彩和底气不足的硬伤。当他在资本市场上消耗殆尽所有的钱之后,便从人间蒸发了。刘波自己有多少资产?他究竟以何种名义向银行借了多少钱?他的“媒体帝国”的构想是做实业还是玩概念?抑或是为了圈更多的钱?而他的逃匿又为后来者埋了多少“地雷”?记者在调查中接触到了形形色色且错综复杂的说法。

  从1998年,刘波进入“长印股份”,打造传媒产业群体,到2002年撤出,留下了一堆不良项目和债务,而这段时间也正是中国的一次传媒投资热潮。“刘波事件”只是众多资本追逐传媒业事件中的一个例子。

  继喧闹一时的北大改革之后,中国的另一座知名学府南京大学也开始改革图变——宣布向海内外公开招聘300名教授。有论者认为,此次人事改革的实质是,将副教授和教授的职称当作了吸纳人才的筹码。

  买车找贷款,这是众多车商的广告词。但是,数月来,所有保险公司都不同程度地收手了各自的车贷险业务。这源于汽车信贷过程中风险过多集中于保险公司,而今在车贷多方利益风险分配仍不均衡的情况下,一直站在前台的银行主动接过了这一风险接力棒。

  金秋季节,70岁的日本情爱小说家渡边淳一到北京为自己的专集做宣传,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要写出火一样的作品就需要火一样燃烧着爱;但在批判传统的婚姻的同时,他却不肯放弃自己的家庭,这与他自己创作的小说中为了爱而抛弃家庭和生命的主人公完全不同。

  附本期中国《新闻周刊》目录:

  时事新动

  北京“限行”应更多考虑民意…………………………………20

  封面故事

  “媒体大亨”刘波失踪之谜………………………………………24

  消失了的“媒体帝国”…………………………………………24

  刘波为什么失踪?………………………………………………29

  从诚成文化看中国传媒泡沫…………………………………35

  社 会

  新闻发言人制度迈出信息公开第一步………………………36

  时评 高校除弊的背后之弊……………………………………39

  南京大学低调图变…………………………………………………40

  民选村官被撤风波…………………………………………………42

  商 业

  车贷:风险接力棒在传递………………………………………46

  个人游:难承香港经济之重……………………………………50

  郎咸平:内地监管当局应向股民学习………………………52

  专 题

  独立居住………………………………………………………………54

  “小独栋”:别墅的平民化……………………………………55

  一个小独栋拥有者的说法……………………………………57

  天 下

  美印以构筑三国轴心?……………………………………………58

  卢武铉:没有执政党的执政者…………………………………60

  美国军中性丑闻愈演愈烈…………………………………………62

  科 技

  我们能拿血吸虫怎么办?…………………………………………64

  文 化

  渡边淳一:创作源于不停地体验爱……………………………66

  传 媒

  上海文广:要做中国传媒老大…………………………………68

  电 视

  大专辩论赛10年 沉重的游戏如何继续?………………70

  沈冰:辩论给人的影响是内在的…………………………71

  专 栏

  一个司机与一个城市的质量……………………………………72

  “官员问责”重在制度化…………………………………………73

 
编辑:孙何璞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