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十一日题:中国国产轿车价格势必提前与国际接轨
中新社记者闫晓虹
上半年中国国产轿车市场降价声此起彼伏,进入下半年后的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又有七、八个厂家的十二、三种车型以各种不同名目降价。权威人士预测,国产轿车价格提前与国际市场接轨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认为,不少人认为,国产轿车价格的接轨将按部就班,一般时间为二00五年的年初或年中,降幅和降速只能是渐进的。但今年上半年,以及下半年价格走势的实证表明,可能不需要等到整车进口关税底线百分之二十五的二00五年七月。
他分析说,首先,中私车消费继续升温,使汽车价格越来越敏感。北京市统计局的调查表明,至五月底,北京市居民家庭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已达到五点三四辆,比去年年底增加一点二辆。上海私家车也步入快速增长势头,今年一至五月私车增量二点七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百分之三十以上(上海私人购车前,先要关注私车牌的拍卖中标价位)。过去传统意义上消费者“货比三家”,但在“非典”时期后,消费者不再是“货比几家”,而是利用互联网货比几十家。
其次,不少厂家由于对去年“井喷”需求估计不足,失去了一些市场。作为遗憾和教训吸取,普遍强化了今年的预期目标,家家的排产量大增,市场明显地呈现为供大于求的态势。商品在非常明显的供大于求态势下,必然有商品大出血,这是市场经济的铁律。于是有的企业先发制人,刺激消费者需求,拼命抢占市场份额;也有立即或适时作出应对的。降价成为最直观、最简单的竞争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是价格竞争激烈的生动反映。
第三,就企业自身而言,自己的新车型入市,只能按此时此地的行情定价,新车型新价格的出台,可能首先打破企业自身几个产品、几个车型价格链条的平衡,或者其他厂家的新车型价格,使一些小企业的几个产品、车型的价格,与之完全失衡。六月二十六日两厢POLO下调车价,不能不视作为三厢POLO进入市场铺路。
第四,有的企业已经遇到了不小的市场麻烦,库存明显上升。除一月份外,其余几个月的轿车生产都大于销售,有的厂家有的车型即使在一次降价后,还是销售平平,甚至很不如人意;有的企业,没有完成上半年预期的销售任务,要实现下半年的目标,任务非常吃重,促销力度会更大,博弈和“斗争”更残酷,降价举措又将成为拼命一搏的重要锐利武器之一。
第五,大多数制造企业确有大的利润空间,国家一权威宏观管理部门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业目前的平均利润率高达约百分之二十八,国际上汽车制造业通行的平均利润率才百分之五左右。何况,年中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几款新车型,均采取低价策略。奇瑞QQ一点一L舒适型四点九八万元;凯越一点六LE手排十四点九八万元;华晨中华晨风系列二点0L商务车十五点七八万元;奇瑞“东方之子”二点四L自动挡十六点六六万元;西安比亚迪宣称,他们将有一款新车二点四排量,价格拟定在十五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