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用沙袋身躯保卫城市-上海轨道事故抢险第2日纪实

2003年07月03日 09:13

  7月1日凌晨4时许,建设中的本市轨道交通4号线突发险情,其区间隧道浦西联络通道施工现场发现渗水,随后出现大量流沙涌入,引起地面大幅沉降。地面数幢建筑遭到破坏,其中中山南路847号一幢八层楼房的裙房于1日上午9时许部分倒塌。由于报警及时,所有楼内人员提前撤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随即赶到现场,组织展开抢险工作。

  抢险工作一夜未停。至7月2日上午9时许,进水的联络通道已被基本封堵完毕,解除了因险情造成的对整个轨道交通4号线的威胁。另外,发生倾斜、倒塌的地面建筑正在被火速拆除。不过,新的险情又发生了———董家渡外马路段长约30米的防汛墙受地面沉降影响,发生沉陷和开裂!此时,正值上海汛期开始,上千名武警官兵奉命紧急出动,用沙袋和身躯,在浦江边将长江抗洪的经典场景再现!

  7月3日凌晨,当最后一批晨报记者撤离采访现场,返回报社发稿的时候,抢险工作已连续进行了44个小时。为了保卫我们的城市,从容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里的灯光和身影一直在晃动着,防汛墙前依然是人声鼎沸,交巡警们依然站在各自的岗位上,指挥交通和负责警戒,现场又将是一个不眠夜;而此时附近的居民们已安然入睡……

  以下,晨报记者报道组将用现场亲历的文字和照片,向你展现过去24个小时,发生在上海董家渡这块区域里的抢险细节……

  上午9时,记者来到现场。在重型风镐机、吊锤机的配合下,抢险人员正在对过度倾斜的临江花苑大楼进行拆除。前天的地下流沙险情有所扩大,因为在临江花苑大楼东侧,又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塌陷,从覆盖在上方的塑料膜判断,面积约在一个篮球场大小。一栋粉红色的三层建筑物就在塌陷区域边缘,从倾斜程度推测,该建筑物也岌岌可危。上午10时20分许,临江花苑大楼拆除完毕。

  与此同时,另一场抢险战斗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因地面沉降、塌陷,现场东侧的防汛堤出现了破裂,从1日下午4时起,武警九支队先后派出2000多人次的官兵,用编织袋和黄沙,在破损的防汛堤外堆建临时堤坝。据现场指挥员介绍,水文资料显示黄浦江下午4时是涨潮时间,为了防止高位潮水从防汛堤破损处灌入,战士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在24小时内,筑起一道跨度长约60米,伸入黄浦江心约10米远的弧形临时堤坝。因为大型设备无法靠堤,筑坝几乎全靠人力进行,记者在堤上看到,每个战士的军装都被汗水浸成了深绿色……

  记者从上海海事局董家渡海事处了解到,从1日夜里到2日上午,董家渡海事处昨天共出动了7条巡逻艇参与抢险,海事部门的巡逻艇从黄浦江上过往的沙船上紧急征用了1500多吨黄沙:交给组织抢险的上海水务部门,并协助有关部门将复兴船务公司的一个浮码头沉入江底,阻挡水流,防止填下的黄沙被水流冲走。董家渡海事处随后还安排了4条巡逻艇日夜守护在出事水域,告知江面上往来行驶的船只经过该水域时须慢行,以防船速过快掀起的大浪冲坏防护墙。

  晚上8时许,晨报记者换了一次班,当日第二批人马赶赴抢险现场进行继续采访。

  现场依旧封路,有许多维持秩序的交巡警。抢险人员蹲在路边匆匆吃完盒饭,又立即投入抢险工作。此时,除了加固黄浦江防汛墙外,如何妥善处置因地面沉降而发生不同程度倾斜的几幢大楼也是比较棘手的任务。中山南路847号那幢八层楼房,裙房7月1日已部分倒塌,抢险人员正清理废墟。

  记者走到防汛墙边,发现自己的鞋里已满是黄沙。而武警官兵经过换班,依旧在奋战中。“再过四五个小时,可能会涨潮,底部必须加高至4.5米,还需要堵至少500个沙袋。”官兵分成几队,一组负责装沙,一组负责传递。沙包一个一个被扔进拍浪的江畔。现场指挥员介绍说,目前已垒起了近8米高的防汛沙袋。另外,数十桶堵漏剂已到位,随时准备用于堵住漏水口。

  晚上8时30分,市领导再次赶来现场指挥。记者闻讯赶到位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内的临时指挥部,有关领导已会同数十位水务、隧道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抢险方案讨论。指挥部内堆放着大量的面包、矿泉水和汽水。现场讨论非常热烈,各路专家纷纷提出对策。

  专家认为,正被拆除的房屋是八层框架结构,目前向东南倾斜约10度,经现场勘察,整体框架结构没有裂纹,立柱上无裂纹,一楼地板前厅有裂缝,楼板走廊均完整,大门外两个圆形立柱顶部有裂缝,估计是装饰层的裂纹,人在地板上有向东南倾斜的感觉。有专家认为,人员可以进去施工,进行爆破拆除。但大楼仍在下沉,如再发生倒塌,对排险人员有危险,以目前的形势而言,可以进行爆破。

  晚上9时许,记者走访了周围的一些居民,大家对此次事件都极为关注,但表现都相当理智。居民们对及时发现险情,撤离相关人员,从而没有造成伤亡,感到非常满意,认为这次事故除了影响出行外,居民生活未有其它方面的不便。

  此时,现场又有小险情发生:地面沉降造成煤气管道出现泄露!消防官兵迅速赶到,接上水管以防有险,煤气公司也及时赶到现场挖路排险。

  现场抢险工作虽然热火朝天,但由于广大群众的理智配合,现场秩序井然。记者拦住一位在倾斜的商务楼内工作的女士,她正指挥一个三轮车队将撤出的公司财物以及保险箱运走,她表现得相当镇定,毫无惊慌之色。

  测绘院的工作人员每隔一小时就对受险建筑物的沉降作一次测量。光缆抢修的工人已经奋战了4个多小时,此外120救护车已在现场紧急待命,以防出现突发事故……

  根据市政府指示精神,为确保轨道交通4号线区间隧道抢险施工期间周边道路的安全和畅通,本市交通管理部门从7月2日下午1时起,对董家渡地区部分道路和高架道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10多条公交线路也因此改道或缩线行驶。

  下午在延安东路外滩,记者看到,由北向南驶来的251路公交车,原本应走直线行驶的,现在到延安东路就右转弯了。而在南北高架和内环线高架交汇处,交巡警正现场指挥,禁止大转和小转进入外滩方向的内环线高架。

  由于受抢险施工影响,昨天本市多条南北向交通主干道出现一定程度的交通拥堵。记者从杨浦区的家出发到单位上班,6公里的路程,平时出租车只要20分钟,18元左右,而今天却足足花了50分钟,27元。等候上吴淞路闸桥的车辆,一度排到东长治路旅顺路附近。

  在晚上的采访中,交巡警告诉记者,采取临时交通措施,主要是控制经过抢险施工区域的车流量,尽可能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振动,防止流沙面积扩散。各主要道口,值勤警力明显增加,必要时用手势指挥交通。天气很热,交巡警很是辛苦,很多人都湿透了衣服。有一位交巡警对记者说:“交通堵是暂时,希望市民能理解和积极配合。”

  晚上10时左右,记者来到位于中山南路、陆家浜路路口的南亚酒家。该酒家距离董家渡约两站路,正处于此次交通管制的范围内,所有机动车行驶至此就不能再往董家渡方向前行了,南亚酒家自然就成了距离“危险地带”最近的后方阵地。

  记者在酒家门口看到,大批施工人员均被撤离至此,正原地休息。目前,南亚酒家已负责解决一部分在现场参与抢险的武警官兵的吃饭问题;住宿方面,只要有人安置过来,酒店立刻予以接待。

  据悉,此前董家渡街道曾与该酒家总经理联络,接洽相关需要安置的人员事宜。但截至发稿时,暂时还没有居民或其他人员被安置进酒店。

  7月1日,当董家渡防汛墙发生险情后,6位蛙人立即进入发生险情的水域,进行水下作业。7月2日晚上10时30分,记者采访了这些潜水员。

  为了防止水泵旁边的进水管道严重错位和一些地下管道漏水,潜水员在它们周围建起了四道墙“护体”。但水下建墙可比陆地上艰难得多,穿着70公斤的潜水服、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水下呆上3小时,全凭手感在水下建起四堵墙。另外,他们还要不时检查水下下水道和泵站是否有错位和松裂。据介绍,这些水下墙的主要材料是由水泥、快速精(调和剂)和道板混合而成,在将近24小时的抢险中,他们砌起了四堵墙,其中两堵墙的厚度分别为180毫米、200毫米,长度为2.5至3米,另外两堵的厚度达到了900毫米,长度为750毫米。

  (文章原载于《新闻晨报》)


 
编辑:李淑国

相关报道:上海轨道交通四号线抢险 已筑起“U”字型围堤 (2003-07-02 23:31:06)
          轨道4号线险情尚未完全控制 3栋建筑被火速拆除 (2003-07-02 17:41:43)
          轨道4号线工地险情 陈良宇实地勘察研究对策 (2003-07-02 10:21:49)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