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8日电 孙志刚之死使人们不得不再次面对收容制度。下周一(23日)将出版的总第136期中国《新闻周刊》认为,尽管收容最早出于决策者的善意,但必须检讨的是,经过时间的侵蚀和难以厘清的政策演变,以及自上而下的层层变异,它已经以善之种开出了恶之花。这是整个社会之痛。因为我们之中最值得同情最需要扶助的弱者,却再度成为被侵害被欺凌的对象。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远赴湖南省涟源市收容遣送站,调查发生在那里的一桩桩收容事件,在湖南省涟源市收容遣送站,收容能了一种创收的工具,一个产业链。
  在中国,还有一件令人关注的事件,6月11日—12日,在沈阳中院对杨斌进行审判。这个曾经饱受地方政府追捧的“红色外商”杨斌,由于中央政府和司法机关的介入,一下子变成了“黑色”的诈骗嫌犯,媒体也从先前的共同吹捧演变成如今的集体攻伐。
  但,杨斌的真相真如多数媒体所描述的那样么?对此,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到沈阳进行了实地调查。
  SARS离我们日渐远去,但另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如何面面对SARS愈后人群?据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医生最近做了一个调查,约85%的患者出院后有自卑心理,这些从生死鬼门关回来,他们能否被社会重新接纳?他们会成为一个SARS新族群吗?请看中国《新闻周刊》有关SARS愈后人群的专题报道。
  附总第136期中国《新闻周刊》目录:
  时事新动
  军事改革须从制度深层破题……………………………………16
  封面故事
  收容检讨………………………………………………………………18
  不该繁荣的“收容经济”……………………………………20
  尽管收容最早出于决策者的善意,但必须检讨的是,经过时间的侵蚀和难以厘清的政策演变,以及自上而下的层层变异,它已经以善之种开出了恶之花。这是整个社会之痛。因为我们之中最值得同情最需要扶助的弱者,却再度成为被侵害被欺凌的对象
  天津“全开放收容”模式……………………………………23
  我们面临一次契机………………………………………………25
  特别报道
  杨斌案的另一层真相………………………………………………28
  科技
  猴天花:人类自种恶果?………………………………………34
  经济
  2003年夏:空调厂家有点冷…………………………………36
  大桥让杭州失落?…………………………………………………38
  企业受损政府买单?…………………………………………42
  专题
  SARS痊愈者的生存状态…………………………………………46
  SARS愈者的爱与怕…………………………………………48
  我们与SARS患者需要互相支持…………………………51
  国际
  连线新德里智囊:印度主流并不把中国当敌手…………52
  印美密谋“亚洲版”北约?…………………………………55
  暴力子弹洞穿巴以和平……………………………………………58
  美国家政女皇惹官司………………………………………………60
  体育
  阿里汉:魔鬼、小人物、商人………………………………62
  文化
  告别派克与他的纯真年代………………………………………64
  麦兜的独唱…………………………………………………………66
  天气预报变脸:娱乐还是服务?……………………………68
  专栏
  边缘化是个泥沼……………………………………………………78
  简约政治………………………………………………………………78
  终于“收容”了本地人……………………………………………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