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二月十八日电 题:百姓关注怎样小康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世人瞩目的“两会”即将召开,今年是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第一年。可以预计,百姓关注小康,尤其关心怎样实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将成为本次会议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中共十六大以后,中国的经济学家们积极认真地解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也为世人描绘着二十年后中国小康社会的图景。
一位经济学家生动地描述道:二O二O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国人均GDP将达到三千美元,就是说二十年后中国的平均经济水平都将达到今天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O二O年力争比二OOO年翻两番。就意味着到二O二O年,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GDP相当于一九七八年的十六倍,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意味着从现在到二O二O年的近二十年时间里,中国经济要保持年均七点三的高速增长。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九七九年到二OOO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百分之九点五。根据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理由相信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不可否认,中国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样也面临巨大挑战。
比如,中国城乡差别较大。中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只有让中国近百分之七十的农村人口的生活根本改善,中国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
再比如,地区发展还很不平衡。中国一些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西部一些落后地区距离小康水平还较远。
目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的差距较大,一些高收入者已经达到富裕水平,但低收入者温饱尚未解决;同时,就业、医疗、社会保障、国企改革等一系列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也亟需解决。以上种种情况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中国来说任务艰巨,将是一个需要长期奋斗的过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对中国各行各业来说,有了前进的方向。而对中国每一个普通百姓来说,心中则多了一份憧憬与期待,过上更加殷实富足的生活指日可待,并将变为活生生的现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中国人来说,目标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而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去实现,百姓翘首期盼在这次两会期间进行探讨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