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回望1895年,一纸《马关条约》让祖国宝岛台湾被迫割让日本。然而,台湾同胞没有屈服。在那山河破碎、骨肉分离的50年里,抗争的烽火从未熄灭。”近日,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卢丽安受访时表示,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古田会址前忆初心 红色基因共传承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福建上杭古田镇20余名党员代在古田会议会址,举行“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以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力量。
张庆成提到,祖父殉国85年了,至今每天还有很多人来纪念他。这说明,一个人为了国家、民族做了好事,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国家、民族永远不会忘记他。[详细]
96岁高龄的抗战老兵李庆益将毕生珍藏的20件珍贵历史物件,正式捐赠予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这批跨越八十载的藏品,涵盖勋章、证书、手稿、相册等类别,成为漳州市系统性挖掘抢救抗战老兵事迹的重要成果。[详细]
曾经“感动中国”的台湾老兵高秉涵强调,历史不能遗忘,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什么要到‘日暮’才能有回家的机会?因为有战争。而我要强调的,是和平。”[详细]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短短的20个字,就是91年前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详细]
近日,在萧道应之子、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荣誉会长萧开平的带领下,中新社记者来到佳冬萧家古厝,探访这座承载抗日记忆的祖宅,深入了解萧道应夫妇经历的烽火岁月。[更多]
盛夏,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侨光小学内,孩子们在教室走廊嬉戏玩耍、期待暑假的来临。他们身后,一面“英雄墙”张贴了700余位南侨机工照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