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专家解读习奥会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已具备条件(3)

2013年06月09日 11:31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脚踏实地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尽管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具备上述条件,但这毕竟是一条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新路。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中美之间的互动,取决于理论创新,取决于脚踏实地的实践推动。

  首先,需要理论创新。目前,国际社会有关大国关系的理论框架,占主导的还是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该理论以“国家实力”论英雄,以“大国兴衰”论成败,认定崛起国必然通过战争或非和平手段挑战既存霸权,而霸权国也必定以暴制暴,从而陷入所谓“大国政治的悲剧”。这一理论之所以在今天仍有市场,不仅在于它已被历史反复证实,而且已通过教科书般的灌输深入西方人的心,进而成为人们观察大国兴衰的潜意识或下意识。若据此观察中美关系,自然会得出结论,认为要么中国必然挑战美国,要么美国必然遏制中国,迟早难逃战略冲撞的历史宿命。

  新型大国关系倡议之所以令人振奋,就在于如果中美双方真的能从上述特殊性中为新型大国关系之构建创建某种理论框架,不仅将突破既有的从西方经验中诞生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窠臼,而且将为中美关系的未来谱写新的乐章。

  其次,寻求新时期利益汇合点,并在共同利益基础上探索更加广泛的合作空间,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奠定更坚实基础。一是在当前国际体系大变革、大转型、大动荡时代,作为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美应协力合作,重建符合两国利益、代表最广大国家需求、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二是与时俱进,完善新形势下中美经贸关系新格局。三是着眼“共同问题”,增进战略协调。除了两国一些既有的共同利益,面临的全球性和区域性共同问题日益增多,由“共同问题”牵引的战略协调不失为今后两国在战略安全领域合作的新增长点。

  再次,丰富两国交流渠道,释放人文交流和地方交流的能量,发挥两军交流的独特功效,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注入源头活水。中美建交至今,高层交往、政府间交流已非常成熟,立法机构的互动也日益频繁,人文和地方交流的潜力则还远未挖掘。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机制建立并成功运行了三轮,取得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所难以奢求的众多具体成果。这说明,人文交流既因其亲和而较少敏感,又因其符合两国人民利益而潜力无穷,可以大有作为。两军交流滞后于两国政治经济关系,已成中美关系的一个软肋。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两军关系需要发挥更大作用,使之成为推进两国关系的动力和平台。

  第四,在深化双边外交和发展多边外交基础上,推进“中美+X”三边外交,破解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难题。当今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受到“第三方”因素掣肘或捆绑。这些“第三方”或为美国盟国,或是中国友邦,有的与中国有主权领土争端,有的同中国有深厚历史友谊,且多处于中国周边敏感地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深化了不同层次的双边关系,也大力拓展了多边外交,相比之下,三边外交着力尚不够。推动以“中美+X”为先导的三边外交,丰富双边与多边之外中国整体外交布局,谋求中美与中邻关系的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似应提上日程。这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别于所谓的“中美共治”的最主要区别。

  最后,坚持苦练内功,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根本。中国虽快速崛起,但离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有相当距离;美国虽遭遇困境,但综合国力优势与复苏潜力依然很大,中美实力差距近中期难以实质性缩小。这意味着,我们坚持苦练内功仍是战略必需。必须坚持不懈地通过苦练内功发展壮大自己。美苏冷战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随着大国之间各种“竞赛规则”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冷战越是到后期越是演变为一场比试“内功”的竞争。

  正如习主席今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中谈到的“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还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目前,美国正在收缩战线、深化变革以尽快脱困重振,欧盟亦在进行深层次体制性变革以图困中求变,俄罗斯坚守底线追求“伟大复兴”,各大国几乎均在对内深化体制性变革、对外谋求战略性空间。在这轮全球性大变革、大调整浪潮中,中国只能乘势而上,以扎扎实实的努力来实现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和“两个百年”的伟大目标。(文/袁鹏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