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芦山灾后重建规划思考:千方百计提升民宅安全度

2013年05月13日 13:2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如何总结灾难伤痛?如何总结汶川灾后重建的经验?如何将这些经验补充到芦山灾后重建的规划中来?这些问题如能得到理性的认识和解决,必将成为城镇化健康、安全推进的标志

  文/金磊

  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在政府及民间组织、受灾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许多事情正在慢慢回归平静。中央领导对芦山抗震救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面准确评估灾害损失,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科学重建要求,尽快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借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成功经验,突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设施、城乡居民住房建设,统筹群众生活、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城镇化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建设工程抗震标准,提高规划编制科学化水平。

  中央领导的指示,是令人振奋的灾后重建规划设计主导思想。

  搞好芦山灾后重建规划,当前涉及的问题包括:如何总结灾难伤痛?如何总结汶川灾后重建的经验?如何将这些经验补充到芦山灾后重建的规划中来?这些问题如能得到理性的认识和解决,必将成为城镇化健康、安全推进的标志。

  汶川灾后重建的速度与成就是明显的。相关媒体一再证实,在芦山地震灾区,没有一栋灾后重建的公共建筑倒塌,做到了“大震不倒”。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宝兴、芦山、天全三个重灾县房屋全部受损、多成危房,生命线系统“瓦解”(断水、断电、断路、断通讯)。这样的情况也提醒我们思考:在灾后重建中,除了建筑抗震技术、建材质量、施工监理等要素之外,灾后重建规划设计的防灾本质安全度是否也需再反思、再诊断呢?对此,笔者提供三点思考:

  一是灾区建筑防灾工程规范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不能滞后。芦山的灾后重建一定要从汶川巨灾教训中汲取宝贵经验,否则就难以走向成熟。笔者参与的国家《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但此时汶川灾后校园建设已经结束,这意味着新国规的安全设计要求,未能进入汶川灾后校园安全设计之中。面对此次强震使新建并投入使用的芦山中学严重受损的事实,人们还是会担心:假如这次芦山地震破坏烈度再大一点点,假如不是周六发生地震,孩子们都在楼内上课,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二是灾后重建要千方百计提升民宅安全度。国家一再强调,公众尤其是农民要提高防灾避险素质与能力。如果房屋有必要的安全保障度,在地震高发且欠发达的西南地区能普遍提高农民住宅的抗震能力,能够在专家指导下进行民宅建设,这将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落实。在现阶段,提高建筑本身的抗震性能十分迫切。必须让乡镇、村庄那一片片灾后重建的“新家”不再不堪一击,必须在整体设计中设置必要的避难场所,必须保障生命线系统“万无一失”。要做到真正的本质安全,就应该在总结汶川巨灾教训的基础上,制定非形式化的应急预案,着手真正的救灾物资配置,避免灾时立即出现缺电、缺水、缺食物、缺药品、缺帐篷的情况,有效提升防灾减震的水平。

  三是避免灾后重建规划的“深度漏洞”。由美国危机专家安德鲁·佐利等撰写的新著《恢复力》强调,人类越发地生活在一个灾难和意外不可避免的时代,重要的是人们如何在挫败中真正反弹,体现恢复力。2008年10月笔者从“四川汶川‘5·12’综合减灾重建策略研究”出发,出版《灾后重建论》,从七个方面思考灾后重建问题,包括:汶川巨灾科学论、灾后重建理念论、他山之石借鉴论、灾后重建综合减灾论、灾后重建管理论、灾后重建技术论、灾后重建文化论。现在看来,芦山地震的灾后重建目标绝非因震级低就弱于汶川重建规划,因为汶川灾后重建的经验提醒我们:灾区重建规划要真正可靠才是先行的依据,要把灾区“追求速度”的重建心态纳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予以校正。为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研究“灾后重建学”,尤其要强化“综合减灾学”的指导,同时通过灾后重建,使一批建筑师和规划师深刻理解生命安全设计的本质。面对新型城镇化的蓝图,还必须从西南山地城镇的地质灾情评估与预评估入手,按自然规律办事,尤其要把握住山地城镇灾后重建的安全“底线”。具体而言,就是不能忽视山地人居环境的地域特征(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相对脆弱、文化脆弱等),必须落实建设工程避让活断层的安全设计准则。此外,还要加强灾后重建人才、安全城镇化急需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在这方面,全国建筑与规划类高校中还没有专门课程及培养规划,更缺少懂灾害风险评估的专门复合型建筑师、规划师。建议有关部门抓紧相关专业的建设及人才的培养。□

【编辑:王安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