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川省住建厅专家:公共建筑强制推广隔震技术

2013年04月28日 11:20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83个“弹簧”,顶起芦山“楼坚强” 追踪

  昨日,本报《83个“弹簧”,顶起芦山“楼坚强”》报道引起多方关注。其中,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能有效提高抗震设防等级更是关注焦点。成都商报记者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了解到,四川目前已有超过100栋建筑采用了叠层橡胶隔震技术。

  但由于目前对隔震技术依然只是“鼓励采用”,推广受阻,省住建厅专家呼吁,将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尽快纳入强制性设计使用范围。

  优点明显:能抗震还能带来经济效益

  记者了解到,建筑物隔震减灾技术是日本、新西兰、美国等国家普遍应用的建筑抗震技术之一,也是成熟可靠适合四川地震多发实际的先进技术。这种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能有效提高抗震设防等级。比如,位于双流机场的民航西南空管局大楼,也是采用了隔震技术。据事后调查,在20日当日,早上的值班人员几乎没感觉到大楼晃动,保证了机场飞行空管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这项技术有明显经济效益。采用隔震设计,其上部结构可以依照当地地震烈度建筑设计规范,降低一度至半度进行设计,可节约一定比例钢材和水泥。

  四川省住建厅一名专家介绍,正因隔震技术可有效提高抗震等级,还能节约工程造价,在上世纪末被当时的建设部列入重大科技成果。为此,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求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大力推广应用该项新技术、新材料。其中,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成为重点鼓励应用的目标。目前,我国最高的隔震减震建筑广元市中心医院刚刚建成使用。汶川第二小学、映秀小学、映秀中学、映秀中心卫生院等公共建筑已建成。在成都本地,今年亮相的成都博物馆也是四川灾后重建单体建筑最大的隔震减震技术应用工程。

  推广遇阻:呼吁纳入强制推广

  虽然截至目前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总数四川已超过100栋,但这名专家认为,这个数量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上万个项目相比,还是太少了。隔震技术推广受阻原因主要来自四方面:一是部分专家不支持;二是部分地方官员认识不足;三是政策推进力度不够;四是对设计人员的培训不够。

  今年3月19日,省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通过《四川省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办法》,并拟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九条内容为“鼓励开展建筑抗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符合本地实际的减震、隔震结构、钢结构、装配结构、木结构等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推进抗震设防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发布建筑抗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适用范围和限制、禁止使用的技术”。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于新技术的应用都是鼓励,支持,所以在实际执行中,很难得到良好的实施效果。而芦山县人民医院的例子正是隔震技术急切需要纳入强制性推广的最佳案例。”这名专家说,应当通过立法,对公共建筑强制推广隔震技术。成都商报记者 蒋超

【编辑:燕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