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至东晋简牍集结!千年文明见“字”如面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8日 16: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10月28日,“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集结了曾侯乙墓竹简、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敦煌悬泉汉简,还有三国时期的吴简与晋简等文物。展览以时代为经、以简牍为纬,编织出一幅从战国至东晋千年间中华文明奠基与成长的全景图卷,以物证史、简“读”中国。

  在纸张未普遍作为书写材料以前,简牍是承载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简牍的出现与普及,深刻参与并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若以殷商作为萌芽,战国、秦汉臻于极盛,东晋以后被纸张替代,则简牍作为书写主角的时期,正是中华文化从奠基走向成熟的关键两千年。

  (记者 邹浩)

责任编辑:【罗攀】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