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的现实意义,远超电影本身

分享到:

《731》的现实意义,远超电影本身

2025年09月18日 19: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视频:【抗战胜利80周年】传递历史真相 电影《731》首映预售票房破亿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18日电(记者 张曦)9月18日,电影《731》在全球上映。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该片正式上映后仅5个小时,综合票房就突破2亿,同时打破了10项纪录,包括《哪吒之魔童闹海》当时创下的国产片单日总场次纪录。

  电影《731》上映首日已打破了10项纪录。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除了亮眼的票房成绩,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远超其本身。

  首先,影片以平民视角揭露了侵华日军的反人类暴行。

  这是一段绝不能被忘记的历史。

  侵华日军在二战中建立了覆盖亚洲多国的细菌战作战体系。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731部队以“防疫给水”为名,秘密研制细菌武器,开展人体实验,是日本策划、组织和实施细菌战的大本营。

  据统计,1940年至1945年间,至少有3000名来自中国、苏联、朝鲜等国的民众被当作“活体实验材料”。

  为了力求“每一处细节均有史可依”,导演赵林山带领主创团队,耗时10年走访、搜集史料,查阅资料超过百万字。面对宏大而沉重的战争题材,他选择跳出符号化叙事,加入了许多微观的人性思考,希望能通过个体的创伤投射战争的伤害,让战争对生存空间的挤压、对人类造成的难以愈合的伤口变得更具象化。

  电影《731》海报

  不少观众流着眼泪看完这部电影,“看得揪心又愤怒”、“这段历史太痛太苦了”、“那些受害者遭受冻伤实验、毒气测试、活体解剖……每一幕都刺痛着我的心!”

  剧情之外,是对历史的正视。

  “真实的历史远比电影展现得还要残酷。”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说,731部队的罪行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黑暗的一页,在战时处于绝密,战后被极力掩盖,许多史实至今仍未完全披露。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然而,时至今日,日本一些势力仍试图美化侵略、否认侵略、歪曲历史、篡改史实,甚至为当年的战争罪犯翻案招魂。日方这一行径令人不齿,也是自取其辱,是对《联合国宪章》的挑战,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对人类良知的挑战,更是对所有战胜国人民的挑战。

  94年前的今天,日本在中国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9月18日,“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举行。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图为活动现场。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而影片选择在这天全球上映,是希望警醒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毕竟,《731》不仅仅是一部战争题材影片,它更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直面那段惨痛而不容遗忘的历史。

  “历史真相的揭露任重道远,这只是开始。”赵林山在总结影片时曾感慨,“它是一场与时间、与遗忘、甚至与有意掩盖之间的赛跑。电影让历史从‘集体记忆’变为‘集体感受’,它会让更多受害者的后人敢于发声,促使研究者提出新的问题,甚至推动相关历史档案的公开。这个过程远比一部电影漫长。”

  影片的目的也并非激发仇恨,更大的意义在于警醒与自省:曾经的苦难是真实存在的,民族的伤痛不能被淡忘。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传递真相,是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

  唯有自强不息,才能真正守护和平;唯有不断进步,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历史的回声不会消散,必定将化作吾辈奋进的力量。

【编辑:曹淼欣】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