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12月05日星期四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青报长篇述评:世博会-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引擎

2002年12月04日 09:40

  昨晚,无数中国人为上海赢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而热血沸腾的时候,杭州一家小旅行社的老总杜松却在冷静、飞快地盘算着因此可能给自己带来的生意。

  他的根据是,不久前“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已经传出有关部门的保守预测:如申办成功,上海世博会至少将吸引5000万游客,而其中近35%将顺道去周边城市一游。而离上海“几步之遥”又风情万种的杭州,自然是这些游客除上海以外的首选。

  和杜松一样,上海周边许多城市的商人和企业家都在严密关注着这次申博的结果,他们从来没有把它仅仅当做上海人的事。因为,实事上,长江三角洲上,各地的经济发展早已水乳交融。

  以2001年为例,来上海的近6500万人次外地游客中,55%来自江苏、浙江两省;而江浙两省的国内游客中,超过四分之一来自上海,两省的海外游客也大多从上海入境。上海的现代都市游和周边秀美的江南风光游,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上海的梦想

  早有媒体估计,上海世博会的直接收入将达到90亿元。

  有关专家认为,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城市如果举办大型博览会,最直接的受益者往往是该城市的旅游业。如果上海世博会门票价格为170元人民币,购票游客为4300万人次,则门票收入将达73.1亿元人民币;如果参加世博会人数中有60%在会场内用餐一次,以平均每人消费30元计,则餐饮收入为7.8亿元人民币;估计参观者90%会在会场内饮用饮料,以平均每人消费10元计算,饮料费收入为3.9亿元人民币;估计30%的参观者会在会场内购买旅游纪念品,以平均每人消费30元计,纪念品销售额达3.9亿元。综合各项,世博会门票、餐饮、旅游纪念品等的直接销售收入将接近90亿元。

  上海市旅游委主任姚明宝早些时候指出,世博会将为“旅游消费链”的形成推波助澜,对旅游及相关行业起到巨大拉动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每增长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长4.3元。

  而且,除了直接、间接收益外,世博会还将给上海带来持续的无法计算的后续效益。这可以参照历史上的经验: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之后形成了关西经济带,其后10年发展迅猛,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增长;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世博会给巴黎留下的“摇钱树”,让法国相关行业受益无穷。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世博会的举办必将产生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辐射华东,甚至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价值将难以估算。

  本次申博成功,给上海带来无限的遐想空间。其中,像伦敦、纽约、东京一样,成为“世界级城市”,应该是1600万上海人最大的憧憬。

  提起世界级城市,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概念:高楼林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国际政经机构云集……总而言之,人们对世界级城市的描述,都离不开全球背景下权力和财富的高度集中。

  看看当今一些国际公认的世界级城市,可以让我们对“世界级城市”这个概念有更为感性的认识。

  专家们把世界级城市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两种:

  在综合型中,称得上全球级的是伦敦、纽约、东京3个国际化大都市;

  洲际级的就比较多了,像巴黎、法兰克福、多伦多、洛杉矶、芝加哥、大阪、香港、新加坡、悉尼等等都可以名列其中;

  而在专业型中,则可以具体分为金融型、政治型、交通型三大类:金融型世界级城市以法兰克福、苏黎世、香港等为代表;政治型的则有日内瓦、布鲁塞尔、柏林等;交通型的则包括鹿特丹、大阪、新加坡等。

  日前的一份报告显示,若以100作为世界城市综合评价标准,目前上海相当于世界城市高级阶段综合指数的30%左右,相当于世界城市初级阶段综合指数的60%左右。

  瞄准世界级城市,上海在对外开放度与投资方面还有待拓展。尽管上海的进出口、外汇交易、FDI(外国直接投资)等指标已经超过世界城市初级阶段标准值,但是在全国名牌产品占有率、对外投资等方面,上海还需要加大力度,以提升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层次和地位。

  有专家指出,世博会对上海晋身世界级城市,实在是个绝好的机会。果真如此,上海就不再仅仅是中国的上海,而是世界的上海了。

  “长三角”的梦想

  世博会被称为“经济领域的奥林匹克”,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1%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汇聚了中国6%的人口和近20%的国内生产总值。虽然主办权今晚才最终见分晓,但这些城市早已开始思考自身与上海世博会的关系,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共建“世博圈”的设想。

  调查显示,我国投资环境排在前11位的城市,都地处长江三角洲。其中江苏吴江、浙江的宁波和杭州位列“前三”,上海地区台资企业盈利率高达70%。眼下,这一地区正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强力“磁场”。

  本次上海申博成功,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会展、物流、建筑、商贸、城市规划和建设等领域的合作,首当其冲。当地旅游界人士甚至提出建议:借世博会共建江浙沪旅游区,成立长江三角洲城市世博会旅游联络组,让持有世博会门票的海内外游客同时到三角洲城市旅游。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展和丰富世博会的内涵;另一方面,也让上海周边城市更多地接受世博会的辐射。

  中国国际贸促会南京分会副会长李虹更大胆地预计,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会和德国的慕尼黑、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和科隆等一样,成为亚洲最大的会展城市群。

  在长江三角洲内部,外商投资结构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上海具有显著的都市型经济结构,第一二产业投资份额和以房地产为主的第三产业投资份额几乎各占一半。而江苏却呈现明显的工业化结构,制造业投资份额高达89%,浙江则介于二者之间。这既反映了各地发展阶段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产地域分工的基本规律。

  从外商投资的地域分布看,长江三角洲呈现出明显的以上海为辐射源向周边地区辐射的“中心地模式”。上海以其国际大都市的显赫区位条件成为吸引外资的基地,然后,与之毗邻的周边地区把上海的优势与当地的资源与环境容量等优势结合起来,成为接受上海辐射的引资次中心。

  有专家认为,上述现实,恰恰是长三角“世博圈”的经济基础。而后者又会反过来大大加快“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步伐。不过,要想使“长三角”真正融为一体,进而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仅仅依靠外力是不够的,还必须解决该地区行政隶属关系复杂、难于协调等问题,真正实现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

  国际投资者的梦想

  此前,在上海,申博已成诱人的商业题材,也引起了国际投资者的兴趣。世界经济论坛亚洲区总裁弗兰克·瑞奇特博士甚至断言,上海世博会所引发的商机,可以使全世界的投资者受益。

  根据规划,上海用于世博会园区建设的直接投资额将达到30亿美元,而由此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交通、商业、旧区改造等延伸领域投资约是直接投资的5至10倍。同时,世博会的需求将催生一大批中外合资的融资、商业、旅游、管理以及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公司,海内外客商参与的市场空间非常大。上海市有关人士已明确表示,将与各国企业分享上海世博会的巨额商机。

  其实,此番受惠的,不仅仅是旅游界。上海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过程中,也将为全球企业界带来广泛的贸易机会。仅以上海城市交通为例,到2010年,上海的城市轨道交通将从目前的65公里增加到400公里,需要引进数量可观的车辆、机电设备。上海每年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重点治理污水、噪音、废气和固定废弃物以及自然风景的保护。在这方面的国际合作空间也是巨大的。

  据权威部门测算,如果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参观者将超过7000万,有望创下世博会历史的最高纪录,这对于扩大世博会的影响、促进国际展览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此,中国方面还提出,在国际展览局的指导下,将为发展中国家在场地租用、场馆设计和建设、展馆工作人员在展出期间发生的住宿等等费用提供1亿美元的资助,为使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加这一世界大家庭的盛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据悉,在上海为争办世博会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中,也包括一些在华最大的国际投资者的支持。

  将近35家跨国公司的总裁,包括诺华制药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德意志银行以及可口可乐公司等曾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将帮助上海举办一次成功的世博会。

  以往世博会许多展馆,都是由那些想在世博会上露面的国际性公司投资建设的。而上海也希望能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首次展示许多先进的国外科技成果,并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的梦想

  当国际展览局第132次会议通过中国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消息传至举办地上海时,这个幸运的东方大都市立刻沸腾了。

  这将是世博会举办151年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综合类世界博览会,国际展览事业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是中国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又一次赢得有“经济奥运会”之称的世界博览会。好事成双,中国的发展至此又多了一个“加速器”。

  世博会是各国政府和民间展示和交流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成果的盛会,对新技术、新概念的推广发挥了巨大作用。把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权授予中国上海,是国际展览局成员国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可,是对中国经济实力的认可,是对上海举办大型会展能力的认可。它必将对中国,特别是对上海的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政府代表是在1999年12月8日的国际展览局会议上宣布中国政府全力以赴申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然而,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可以追溯至1851年。中国的茅台、张裕葡萄酒、常州梳篦……都曾一一亮相于历届世博会,多次获奖,令世人刮目相看。

  而在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产生了在家门口举办一次世博会的强烈愿望。

  2001年12月28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致国际展览局主席和秘书长的信中说:“拥有近13亿人口和悠久文明、并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非常热切地期盼着能够举办一届世界博览会。这将扩大国际展览局和世界博览事业在中国及全世界的影响和普及,加强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交往与合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市长陈良宇说,中国是个创造奇迹的地方。快速发展和日益开放的中国正在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农业国向新兴工业国、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不仅会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陈良宇说,中国申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更深地融入世界,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申博和筹办世博会是一个向各国学习的国际化过程。

  盖洛普调查显示,中国申博的民众支持率超过了90%。这种参与意识和服务精神已在北京亚运会、昆明世博会、上海东亚运动会和A PEC会议等大型国际性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中国把承办世博会视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引擎,它对上海的发展、中国的开放的激发、推动作用,正在逐步呈现。

  (文章原载于《中国青年报》,作者:述评,文章原题为《梦想,从上海开始》)


 
编辑:李淑国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