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Media999 ad




新闻大观>娱乐放送>新闻报道

温迪雅从“东方之子”到“欧洲之旅”

2000年10月23日 11:06

 

 作者:刘久立

  温迪雅,“温文尔雅温迪雅”。1998年以前的温迪雅,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形象是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中的“东方之子”主持人。她的工作是做人物访谈,与可以体现“浓缩人生精华”的人士沟通,让观众了解各类名人。1998年当我们在书市可以买到《温迪雅日记》和《温迪雅访谈录》时,温迪雅已采访了三百多位“东方之子”。1998年9月,温迪雅告别中央电视台,走上英国留学的道路。

  温迪雅做了凤凰卫视“欧洲之旅”的主持人,还是喜欢自己那个穿职业装的、说话永远含笑的形象。在罗马古城的竞技场里,温迪雅穿着件连衣裙在阳光下,挥手讲述历史,她说她喜欢阳光灿烂的工作。

  温迪雅是个很好接触的人,她已习惯西方人把吃饭时间当成聚会聊天的好机会,她喜欢和更多的陌生人交流。

 

 片断一:采访意大利一议员回来

  记者:我不知道你这两年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没有机会做电视去采访名人?感觉今天的采访议员和原来采访“东方之子”一样吗?

  温迪雅:感觉当然不一样了。这两年上学很投入。我学的是关于传媒经营运作方面的东西。实际上,我到英国以后,一进入大学,我先全力攻克的是语言关,原来在国内有一定基础,但远远不足以和别人直接访谈。我希望做一个国际性的传媒从业人员,我相信通过学习我能有这样的能力。事实上,三五个月时间独自的生活,一心投入学习中,这种生活也是从来没有的。因为很长时间没有学习了,工作得有些厌倦,希望自己获得新知,所以学习兴趣特别浓厚,也特别爱学。

  原来在国内的时候,因为自己在《东方时空》的那些工作,心就一直平静不下来。到了英国以后就好了,街上很少人能认出我,我不必再担心每天是否要有国家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形象问题,我可以无忧无虑地做自己的事。

  你问我今天与在《东方时空》时采访“东方之子”的感觉一样吗?其实,我要回忆起那时候,就会觉得那与今天像是在两个世界中一样。那时候,我一周要采访两三个名人,自己写稿、查书,看上万字的资料,认认真真花一小时化妆,然后去做访谈。现在不同了,现在的工作节奏和那时候完全不一样了,我比原来要忙十几倍。

  记者:你觉得你适应凤凰卫视的工作节奏吗?

  温迪雅:我是一个愿意吃苦换来成果的人。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好。刚一进组的时候,真不适应,车队行进时,自己要看资料,一下车就开始投入工作,摄像、编导,连举反光板的人都在等你快速地把刚才看过的书本东西与眼前景物“搭配”上,这太紧张了。也许是两年没有很深地从事电视这个行业,我发现接手以后,真的有许多不适应。不过,我每一天都在微笑着对自己说:今天我又好了许多!

 

 片断二:在奥地利行车中与“院长”、“谢师傅”对话

  “院长”是“凤凰卫视”中文台长王纪言的雅号,“谢师傅”是凤凰卫视北京分公司技术经理谢迎的雅号。“院长”和“谢师傅”都曾是北京广播学院的老师。王纪言曾做过院级领导,而谢迎教过十几年的电视节目制作。温迪雅是北广90年毕业的学生,“院长”和“谢师傅”都曾教过她。听他们三个人的对话,特别能感觉中国电视的发展。

  院长王纪言:我们“凤凰”发展快呀,今年除了上市以外,我们还要开设资讯台。“凤凰”的模式会有新的发展,我希望你能够在“凤凰”找到自己的位置。

  温迪雅:这一个多月,我也在不断调整自己。我自己也在思考:以前我的风格是不是和今天的观众要求相符合。做“凤凰”的主持人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电视这个行业是发展太快了,我记得在广院上学的时候,谢老师教我们的还是如何用人工方式简便做节目,现在许多电视台都用上了电脑控制的演播室。电视行业发展之快,有时候让主持人措手不及。

  谢迎:这也正是电视的魅力所在。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电视人也在不断创造出更多花样,满足大众需求。温迪雅,你出国两年,感觉西方电视发展是什么样的?

  温迪雅:我在欧洲看了许多电视台的节目。有国家办的,也有私人办的。我觉得每一个台节目内容都很专一,很少有综合台。比如新闻台,所有的节目都是新闻,不同的是形式,可能是讨论、访谈,也可能是即时直播的。许多西方人对我们的节目很感兴趣,他们对东方的一些事物抱有很大的兴趣。我自己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沟通东西方电视文化,做一些文化交流的事。

  片断三: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因斯布鲁克绝对是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小城四周都是绿茵茵的山坡,山坡上有许多小别墅,木制结构,二层小楼,每一个窗户都摆满了鲜花。我和温迪雅的对话,在草地中进行。

  记者:你希望自己能够在哪里发展?到了英国以后,是不是愿意留在那里发展?

  温迪雅:我对自己的未来生活有许多设想,对生活,我是一个不断要求也不断满足的人。在广院的时候,我考虑是回老家西安,还是留在北京发展?一个没有北京户口的女孩想在京城闯出一片天地是件难事,但那时候,为了能够让生活过得好一些,我连“退”字都没想过就留在了北京。也许是努力让我幸运,《东方时空》留下了我,我有了机会来展示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我把工作作为学习。在我采访三百多位“东方之子”的过程中,我学到的东西太多了。正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因为自己希望换个环境,做些挑战的事,所以,我选择了出国留学。当初,我是希望在出国留学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找到更多的机会。

  事实证明,这样做对我很好。上学第一年,成绩都拿到了A,语言关也过了。第二年,我和朋友一起考虑促进东西方电视交流的事情。我和朋友主办活动,请来国内电视界同仁到西方考察传媒。在这其中,我没有个人的赢利,但我希望今后自己能办个公司来做这些事。现在我很理解中国人出国的迫切,大家都是希望通过亲眼所看,回去比较差距,提高自己。

  对于我个人来说,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岁数。我已经有了爱我的和我爱的那个人。我们希望在英国风景很好的地方买一处像眼前这样漂亮的别墅去生活。网络时代,国与国的距离在缩短,人与人的沟通十分容易,我相信网络会帮助我完成自己的“文化交流事业”梦想。(转自《北京青年周刊》)

  



新闻大观>娱乐放送>新闻报道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电讯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Media999 a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